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时。
石子查到,原来咖啡厅遇到经营危机,再交不上房租就要关门了。
老板走投无路,想了这一歪门邪道。
打算靠诉讼捞一笔钱先让店存活下来。
这让石子和羽男意识到,矛盾不在于老板和顾客,而在于老板和房东。
便改换策略,一边说服房东宽限交租时间、付款方式。
另一边帮助老板走出困境。
他们告诉老板,很多人来咖啡馆都有学习、工作的目的,充电其实是刚需。
果然,允许顾客充电后,客流量反而多了起来。
看似奸猾的商家,也许同样有苦衷。
正像卖车小哥的同事,也不堪公司的霸凌。
而且,他早已收集了确凿证据。
却一直没有拿出来反击。
背后是和咖啡厅老板一样的难言之隐。
怕彻底失去工作,才迟迟不敢与公司为敌。
毕竟就业问题同样严峻。
这也十分贴近我们所面临的环境。
《东八区的先生们》的女演员所遭遇的职场性骚扰。
《初入职场的我们》中,张翰公司的员工高强度拍摄、剪片、看片。
他们的一再隐忍、退让,往往都离不开残酷的就业现实、生存压力。
剧中其他案件也有很强的代入感。
底层普通人的求助,折射出许多普遍的社会问题。
比如,未成年人玩手游氪金。
因为涉及金额较大,家庭条件也并不宽裕。
母亲发现后,想试试能否退回钱。
问题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一方面是无良公司。
游戏公司依法设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功能。
但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将相关事项以很小的字体附在默认信息中。
使家长未能注意,也让小孩钻了空子。
另一方面是穷人家的教育问题。
其实这个小孩并不喜欢玩游戏。
他大量氪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母亲,他不喜欢学习,没有必要送自己上昂贵的补课班。
小孩也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成熟。
他并非厌学才不想上补课班。
只是觉得,母亲一个人每天打两份工太累了。
而且,在氪金之前,他还咨询了一个律师,得知会退钱后才实施了这一计划。
在我国这种新闻也不止一次出现过。
网友也总是用「熊孩子」一词粗暴评判。
但这部剧告诉我们,未成年人的过失应由全体社会承担。
还有一个同样典型的案件。
一个大学生出于兴趣,做了一些「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短视频。
结果被电影公司告侵犯著作权。
这一案件很好地反映了当下电影和短视频的关系。
电影公司坚决要将大学生送上法庭。
为的是杀鸡儆猴,引起人们对版权的重视。
但大学生毫无愧意。
他认为自己没有借此盈利。
他还觉得,自己帮忙推广了不少电影。
直到他一直期待的新作也被别人剪成短视频提前剧透后。
他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后知后觉自己是在破坏别人的艺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