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战士为什么变身 变成美少女战士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美少女战士 为什么美少女战士这么火为什么《美少女战士》越来越成人化了?
这时的《美少女战士》动画已经具备了一些在之后倍受粉丝喜爱的内核,比如主角月野兔让人有亲切感的任性,和以花滑运动员为灵感的变身场景。但动画还是经历了近半年的 " 收视率惨淡期 "。
几原邦彦回忆,当时他们为了让作品更受欢迎,让主角之外的其他美少女战士比原计划更早登场,同时还给片头加上了暗示主角是公主的画面(赞助的玩具商说女孩们非常喜欢公主元素)。
但比对 92 版动画和漫画原作,会发现偏差不止这些。
小学时小王很喜欢 92 版《美少女战士》动画中的水野亚美,她觉得动画里的月野兔总是傻乎乎的。
而在她长大些,找到《美少女战士》的漫画去回顾时,才发现月野兔在漫画中不傻,是个随着故事发展在逐渐变成熟的角色。把角色进行简单扁平的处理,想来也是 " 低龄化 " 改编的一部分。
另外,武内直子还指出,许因东映的制作人员大多是男性, 92 版动画 " 有点男性视角 ……
总之多番捣腾下,92 版《美少女战士》动画在收视率和衍生商品(以月亮公主手杖为代表的玩具)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到 1995 年 3 月的财政年度结束时,主要赞助商万代售出的配套商品甚至超过了公司可以跟踪的数量。
其后《美少女战士》逐渐扩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借助了互联网的发展节点。在英语配音版的《美少女战士》发出现时,部分粉丝已经可以在网上通过论坛交流。
正是在这样的 90 年代,《美少女战士》吸引了许多在之后很少看其他漫画和动画的 " 非御宅族 "。
" 御宅族 " 在狭义上指沉溺于动画、漫画以及电子游戏的人,在日本已成为主流。根据 2013 年针对 15-28 岁男性和女性的大规模调查显示,有 42.2% 的人认为他们是 " 御宅族 "。《美少女战士》的系列作品属于漫画和动漫,但它的粉丝却不限于御宅族。
与之前的魔法少女题材作品相较,《美少女战士》既包含刺激的战斗,也包含诸如处理学业压力这类能唤起观众共鸣的生活化情节,在选择尚少的时期很容易成为不同孩子们心中共同的童年回忆。
小王在《美少女战士》后再没有看过其他魔法少女题材的漫画和动画,原因一是理想型的 " 先入为主 ",她期待看到类似水野亚美,但不完全相同的角色,而满足这样条件的作品很难找到。原因二是现在的魔法少女故事中 " 魔法 " 的占比太高,不像《美少女战士》那样日常丰富。
而后的重制中,可以看出《美少女战士》保守地想要留住这些初代粉丝,想要随他们成长而成长。
" 美少女战士博物馆 " 展品
受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动画公司的投资偏向保守,相比原创作品,选择重制有稳定粉丝群的经典动画是更安全的选项。2011 年,《美少女战士》的三大版权方讲谈社、东映动画、万代聚在一起,商讨在《美少女战士》问世 20 周年之际重新制作新版动漫的可行性。
2014 年 7 月,新版动漫《美少女战士 Crystal》播出,同年东映动画制作人神木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作难点在于 " 希望能够获得与旧版不同的感受,制作出喜欢旧版的人一定想看的新版。"
虽说制作方的主要目的是重新吸引过去的、已经成年的粉丝,但《美少女战士 Crystal》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
相比 1992 年 " 旧版 "," 新版 " 力求一比一还原漫画,这里的 " 一比一 " 即把原版漫画的画面直接搬到屏幕上,包括大头、大眼和锥子脸。
左新右旧
删掉了 92 版动画中各式各样冗杂的填充情节,让故事发展变得更快。月野兔的形象也变得更严肃和成熟。
一只猫突然闯入生活,要你去想办法拯救世界。这事儿可能放谁身上都会觉得迷惘有压力,更何况是 " 超少女 " 的 14 岁月野兔呢?但主角应该除了光环,还有自己的成长。
在 92 版动画中,月野兔直到最后都处于迷惘任性的状态。但《美少女战士 Crystal》展现她通过战斗在后期变得成熟,其他的美少女战士的举止也都 " 去幼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