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的惨淡,早就已经有预兆了。
9 月 26 日就有媒体报道预售突破了 4000 万,看起来还不错。但回顾去年这个时候,国庆档只《长津湖》这一部电影,预售就已经高达 7000 万。
反观今年国庆档,好像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在今年国庆档 4000 万的预售里,王一博主演的《长空之王》自己就占了 3000 万。在这部电影改期以后,国庆档的预售更没眼看,网友最期待的国庆档电影也成了《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5 ——我的外星朋友》。
今年的国庆档仿若一潭死水,就连《长空之王》撤档这件事的热度都比这些定档的电影加起来要高。
国庆期间远门不敢出,附近没意思。观众们好不容易想在休息的这几天里看场电影,但是看着几部定档的主旋律电影,只觉得还不如去人民公园晒太阳喝茶有意思。
国庆档,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拉胯了?
自 1997 年冯小刚推出《甲方乙方》开始,中国内地就开始有了 " 贺岁档 " 的概念。但是,直到七年后院线制改革之后,中国内地才勉强算是有了国庆档。
那年,张柏芝出演的《河东狮吼》成了国庆档票房第一,在一整年的票房排行里也算是勉强挤进了前十。
这部片子的评价并不算很高,按照当时的观点,《河东狮吼》的票房能将将过 2000 万,还是因为题材相近,沾了上一年上映的《我的野蛮女友》的光。
不过不管怎么说,那会出道还不到五年、水水嫩嫩的张柏芝,怎么也给国庆档留下了一抹亮色。
2002 年算是一个不太差的开始,中国电影开始在国庆档发力了。到 2008 年,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顶峰,一部《画皮》卖了 2 个亿,口碑票房双丰收,仅次于贺岁档的《非诚勿扰》和暑期档的《赤壁》。
在《画皮》吃到了国庆档的甜头之后,《风声》《画壁》" 狄仁杰 " 系列等优质电影,也都把目光聚焦在国庆档。
按说,照着这个势头,内地的国庆档发展也算得上是稳中有进,所有人也都以为国庆档会越来越好。直到 2012 年那场国庆档,才终于让人明白,就算是全国人民都放假,如果电影不行,也没有一个人会想走进电影院。
2012 年的国庆档有多拉胯呢?那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是《太极 1》。
这部电影倒也算不上烂得彻头彻尾,只是它好的地方乏善可陈,差的地方泯然众人。说白了,差都差得没有什么特色。
这部当时号称制作成本高达 2.2 亿的 " 华语史上最贵的功夫片 ",最后票房只有 1.5 亿。而且,就这 1.5 个亿,都还是多亏了它是 3D 电影——票价高。
《环形使者》的观影人数还比《太极 1》多了几十万,只是因为票价便宜吃了亏。
那年票房惨淡,有今年的影子,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国庆档突然没人看了?其实哪有那么多原因,无非就是 " 难看 " 两个字。
不过现在回头一看,2012 年的国庆档并非一无是处,虽然烂,却也算得上烂得百花齐放。
那年国庆档前十的电影里,有五部都是引进的海外电影,其中,《环形使者》甚至仅次于《太极 1》成为国庆档票房第二,甚至超过了周润发主演的《铜雀台》。
如果继续往下看,你就会发现,虽然后面几年国庆档中国电影的质量确实有所提高,但我们已经很难在国庆档看到引进的海外电影了。
到了 2013 年,国庆档上映的 14 部影片中只有 3 部引进电影,且票房惨淡。
当年关注度比较高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被挪到了 9 月中旬上映,而另一部年度大作《惊天魔盗团》则是被拖到了 10 月 10 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