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庆假期,《惊天魔盗团》上映那周的周末也还要调休,周六也还得工作。即使如此,它首日上映还是以 1200 万的成绩超过了当年国庆档独占鳌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从那年开始,国庆档电影的质量确实有明显的提升,只是越发少见引进的海外电影了。
国庆档从此开始越发火热,越来越多国产电影盯上了这个时机。
2014 年,堪称国庆档最卷的一年。
喜剧有徐峥的《心花路放》,动作片有《痞子英雄 2》,剧情片有纪实题材的《亲爱的》,传记有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 即使在今天看来,那年的国庆档,也可以说得上是神仙打架。
在这场多类型电影的混战中,刚拍完《泰囧》没两年的徐峥拍出来的《心花路放》拔得头筹,不仅成为国庆档的票房冠军,更成为那一年的票房冠军,算是创造了纪录。
也是靠着这些高质量电影,2014 年的国庆档,最终以 11.18 亿元的票房成绩首次突破了十亿大关。《心花路放》的成功,也让人发现,原来国庆档还是喜剧吃香。
于是,2015 年,国庆档被喜剧片占据了。
那一年,吃到甜头的徐峥决定把《港囧》放到国庆档上映,但是他没有想到,国庆档居然有一个黑马冲散了他连续第二年夺冠的可能。
那匹黑马,就是沈腾。
沈腾在 2015 年以前只有两个身份:春晚演员和话剧演员。但是到了 2015 年,他的身份里终于追加了四个大字:电影演员。
《夏洛特烦恼》这部即使在现在看都有极高讨论度的国产喜剧佳片,在那年其实并不被人看好。毕竟同为喜剧,有《泰囧》作为前作的《港囧》,怎么看都更吸引人。
但是,沈腾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让《夏洛特烦恼》突出重围,成为国庆档票房第一名。
那段时间,刘德华口音版的《屯儿》火遍大江南北,一首歌的热度甚至隐隐超过同在国庆档上映的、由刘德华正主主演的《解救吾先生》。
比起这一部电影票房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喜剧电影终于刻上了开心麻花的印子;而沈腾,也算是正式开启了自己征战大银幕的道路。
从这一年开始,开心麻花就一直在尝试复制自己国庆档的路子。不过在不断的尝试之中,他们却再也没能复制那一年的成功。
2016 年,他们在十月放出了《驴得水》,口碑好,票房差。2017 年的《羞羞的铁拳》,票房好,口碑差,不如王晶的《追龙》。
后来,开心麻花干脆在国庆档摆烂,反正只要被骂,就说不是开心麻花出的。
2018 年推出的《李茶的姑妈》既看不见沈腾,也瞅不到马丽,而且最重要的是,看不到一点点的诚意,完全比不上当时同期上映的《无双》和《影》。
本来国庆档正慢慢向喜剧聚合,但是喜剧却后劲乏力。
大家也明白,国庆档,需要有新人接棒了。
然而,很多电影是没法接下这根棒的。
国庆假期毕竟不是个普通的七天长假,特殊的时间,也注定了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出现在大银幕上。
所以,国庆档经常出现撤档的事儿。如果你看看往年的国庆档,就会觉得今年的《长空之王》撤档这件事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说到国庆撤档,就不得不提一提冯小刚。这位一手造势出贺岁档的大导演,却一直没在国庆档上吃到过红利。
他的电影,从来也没在国庆档上映过。
并非他从来没想过争一争国庆档,原本,他的《我不是潘金莲》(2016)和《芳华》(2017)都是计划在国庆档上映的,但最后一部被推到了 11 月,一部被推到了 12 月中旬。
这两次撤档都没有对外给出过明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