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情曝光后的情况看,张凌赫在这个夏天还真是圈到一些粉丝,并非全靠营销造势。但这种吸粉是不是传统的角色滤镜造星呢?硬糖君倾向于不是。长珩人设虽好,但论新颖出圈,比不过同剧男主东方青苍,论惨也惨不过曾经的润玉,不足以制造出一个新流量来。
张凌赫迄今为止表现出来的竞争力其实都在戏外。
之前网上有个说法,00 后明星连黑历史都是高清的,97 年的张凌赫其实也差不多。尽管已播剧乏善可陈,但张凌赫从素人时期起似乎就很受同学关注、留下了丰厚的民间物料供新粉考古,也令他的人设格外丰富:理科学霸、笨蛋帅哥、水牛唱歌……
另外,在素人与演员之间,张凌赫曾当过一段抖音网红。这段网红经历显然让他更加接地气、擅营业。根据微博官方数据,张凌赫 8 月份一共发了 77 条微博,营业力度在同剧与同期演员中一枝独秀。此外他也经常在评论中与网友互动,让粉丝感觉 " 双向奔赴 ",直呼 " 内娱活人 "。
同样的营销力度,换一个人未必能达到同等效果。似乎可以这样说," 张凌赫 " 是网红张凌赫与团队、粉丝共创的一件作品。张家玮(张的本名)擅自恋爱导致 " 张凌赫 " 理想男友、待爆流量的设定崩塌,无法再承载女友粉、事业粉的期待与幻想,粉丝才如此愤慨。
这甚至不是某一个艺人、某一家经纪团队 " 心术不正 " 的问题,而是种种原因导致内娱真人秀化——艺人离开了正式拍摄还有花絮、狗仔、路透的镜头,以及为了营业固粉或者合作,要主动入驻各种平台,产出短视频与直播,粉丝可以消费的内容早就不止作品正片。
真人秀就不是纯业务比拼,而是人设的游戏。内娱偶像工业始终发育不全,那便不分爱豆、网红、演员、歌手、脱口秀选手还是素人综艺嘉宾,都来参与和分担一下。
所以总结一下,在新的内娱环境下,新人演员确实存在其他上升路径,不靠正片也能混个 " 待爆 ",吃到红利。然而,连废三 " 帝 " 也让我们看到了人设的脆弱性。当然,还有内娱的称号通货膨胀。
杨蒙恩说脱口秀 " 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夸张了。他没来我们流量圈走走,此处 " 帝 " 多,气死太平天国。但豆瓣网友也说得好:这待爆就称 " 帝 " 了,爆了以后叫啥,太上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