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包贝尔这些年一直在烂片里打转,主演和导演的作品多次被金扫帚提名,他却执着于从奖项身上找问题,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金扫帚对《阳光姐妹淘》的评语
就算没有这个奖,他早就在观众心里拿了无数次最烂导演了。
再说了,和他一起获奖的《甄嬛传》导演郑晓龙还没发话。
郑晓龙比包贝尔还多拿一个 " 最令人失望影片 "
包贝尔有什么可喊冤的?
接受批评的舞台
香港媒体曾经设立金榴莲和金话梅奖来评选 " 年度最烂华语电影 ",但这两个奖都是办了几届就没办了。
内地的金扫帚奖坚挺到第 13 个年头。
因为其负面性质,它一直不受主流待见。
但这是一个很有必要存在的奖项,而且应该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
郭富城出席金扫帚
这些年,内娱的影视行业越来越浮躁。
聚光灯下的电影人,享受着鲜花和掌声,在光环中逐渐迷失自我。
有大宝贝的 " 我就值八千万 "。
也有刘浩存的 " 为啥要批评我 "。
艺人无论拍好片还是烂片,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受了委屈也可以发律师函,通过各种渠道发声,还有粉丝心疼他们。
但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看了烂片,找谁说理去,电影票钱能退吗?浪费的时间能倒流吗?
统统不能。
第 13 届最令人失望影片《图兰朵 · 魔咒缘起》
金扫帚给作为弱势方的观众提供了一个情绪出口。
批评的声音虽然刺耳,却是电影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段不愉快的观影经历,如果能够得到一个真诚的道歉,促进电影人的反思和进步,至少观众心里会舒服点,也会愿意多给 " 获奖者 " 一些试错的机会。
王宝强领奖的第二年,《纯洁心灵 · 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毕志飞也来到了金扫帚。
前一年在微博口出狂言 " 金扫帚不做评论,在等待戛纳金棕榈的消息。"
" 一年过去了,金棕榈还是没有消息,金扫帚又来了。"
哪怕是抱着蹭热度或者 " 洗白 " 的目的,这也是毕导演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毕竟,内娱敢来的人屈指可数。
认真就输了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把金扫帚奖捧上神坛。
金扫帚走过的 13 年,大大小小的争议也没断过,比如陆川的《南京!南京!》曾被评选为第一届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影片。
但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并不低,超越 85% 的战争片和 86% 的历史片。
如今看来,那时的 " 最令人失望 " 只是字面意思,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由比较产生的心理落差。
毕竟,陆川在这之前导演的三部作品的评分都高于《南京!南京!》。
第二届最令人失望影片颁给了冯小刚的《非常勿扰 2》,这部电影如今看来也算不上极品烂片,豆瓣评分 6.6。
与其说,这些 " 名不副实 " 的例子证明颁奖不专业,不如说,获奖影片的变化折射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
烂片越来越难以捉摸,而失望越来越不期而遇。
2009 年的 " 最令人失望影片 " 豆瓣 7.6,2021 年的 " 最令人失望影片 " 豆瓣 3.1,评分断崖式下跌
当然,对电影的评价是主观的。
无论好的坏的,奖项只能代表一个阶段的一种主流观点。
一部好电影即使被冤枉,时间终究会为它正名。
一部坏电影即使在金扫帚 " 逃过一劫 ",也会受到观众的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