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脱口秀大会》横空出世,打开了国内一片蓝海的市场。
可如今播到第五季的《脱口秀大会》却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疲软,曾经的 " 流量密码 ",却似乎已经偏离了脱口本身。
这季风评不仅断崖式下滑,领笑员们也是从开播被骂到结束,周迅被骂 " 三不 ":不拍、不懂、不说。那英与之相反,被指责乱拍灯,手握生杀大权,却在嬉笑怒骂之间决定了选手的去留。
" 骂惨了 " 是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的状态。
直到最新一期的播出,集 " 聊天鬼才 "" 烂主持 "" 低情商 " 等标签为一体的鲁豫,却意味被夸成 " 优质领笑员 "。
不仅口碑反转,还迎来网友们纷纷夸赞:
" 生活阅历多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
" 共情能力好强。"
" 鲁豫来了整个节目文化又提升了 "
谁也没成想,被嘲几十年的 " 真的吗,我不信 " 的鲁豫在《脱口秀大会》翻身了?
鲁豫如何成了互联网嘴替?
鲁豫在《脱口秀大会》上圈粉,要从自嘲说起。
作为第一场主题赛的开场嘉宾,一上场就自嘲辟谣 " 一天只吃三粒米 " 的无奈传言,吐槽重现 " 真的吗?我不信 "。
又直言曾经气得想发律师函,随即话锋一转," 现在没人信(律师函)这玩意 "。
这一番内涵,直叫人惊呼互联网嘴替。
更重要的是,面对选手们的表演,鲁豫又能言之有物。
听到步惊云讲述自己和孩子的故事,鲁豫表示只讲家长里短的段子并无问题,反而鼓励她大胆发言," 我越来越觉得其实从家里面能看到整个世界。"
鸟鸟谈社恐,鲁豫不仅能接住话题,还总能提取精华,将话题引到 " 隐性社恐 " 上来。
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
甚至有人高度肯定道 " 句句都在点上,没有高高在上。" 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表达。
听到庞博关于 18 岁的段子,鲁豫联想到自己看乔治 · 卡林贯口时的体验,真真切切地给出了一些 ideas。
" 之前以为搞笑才是王道,但现在发现,看嗨了也会流泪 "。
连李诞听了也直呼内行,认证其为 " 脱口秀铁粉 "。
另一位选手 Rock 调侃了自己脸垮,讲自己做医美的一些痛苦经历。
现场反馈并不是很好,但大家却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是哪里不好。
只有鲁豫精准挖掘到了文本的问题,西装革履的 Rock 实际上并不垮,打造的也是衣服精英模样,所有当他讲述外貌焦虑的段子时,是无法让观众带入的。
不仅如此,反而还会间接暗伤真正容貌焦虑的女性,引起不适。
甚至后续有网友爆料,鲁豫当时鲁豫还有一段更尖锐的点评被删掉了。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一度被诟病的点也被打破,鲁豫似乎更能看到一些值得反思的点,试图往深处说说。
比如那一句 " 冒犯不是目的而是表达的手段 " 。
于是这一对比,此前几度陷入词穷或者直接看不懂的领笑员,鲁豫不仅有梗有料,还能随机应变出金句,高下立现。
不少粉丝评论:
" 鲁豫拍灯拍到了我的心坎儿上!"
" 鲁豫就是我的手替 "
不仅网友如此,大老师也一拍大腿:" 我要上鲁豫有约!竟然没有上过鲁豫有约 "。
" 中国奥普拉 ",被嘲几十年
说鲁豫是 2001 年初代 " 王冰冰 " 也毫不为过。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作为一枚妥妥的学霸,在校期间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毕业后做了央视实习记者。
年少单纯的鲁迅当年见央视领导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 你们中央文艺部的领导都留大胡子啊 "。
这一番大胆发言反让领导觉得,嗯,很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