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类似于《八佰》《战狼》《建国大业》等红色题材电影的大火再次掀起了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讨论,爱国情怀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这一点从电影票房中便可以显现出来。
翻开中国的电影票房榜,我们会发现占据票房榜前三的影片中有两部都是红色电影,去年,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所拍摄的电影《长津湖》一经上映便取得了数十亿的票房,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1986年的时候,中国已经出现过一部现象级红色影片了,这部影片的名字叫《血战台儿庄》。
据悉,这部影片在80年代便已拿下了2.7亿元的票房了,那个时候一张电影票的门票钱仅仅是三毛钱,以三毛钱的门票拿下两亿多的票房,属实是创造了影史奇迹了。
《血战台儿庄》是一部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会战为主的抗日题材电影,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惨烈而真实的历史情景。
该电影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中华儿女抗战的无畏精神,看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惨痛,而且还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的正面作用,为两岸关系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该电影上映之后便迅速得到了台湾同胞的关注,就连一向态度暧昧的蒋经国也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据悉,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李宗仁的儿子看到这部电影之后还专门找到制作组,大哭了一场。
那当年在台儿庄的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部电影又为何会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呢?
保卫家园上战场
《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是以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争战役之一台儿庄大捷为背景拍摄的。
台儿庄战役自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参战方是国民革命军和日军,国民党的主要指挥官是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
据悉,日本从东北一带登陆之后便对周边地区展开了侵略,1937年12月,日军相继占领了南京和济南,并以此为基点,对徐州、泰安展开了进攻。
台儿庄位于苏鲁交界处里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紧邻南四湖,是山东南边的大门,徐州的门户,其,枣庄南部,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国民党人为了遏止日本人侵略的步伐,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由于国军在之前的战场上频频失利,所以国内百姓的士气极其低迷,台儿庄战役不仅代表着一城一池的输赢,更决定了后续战争的走向。
蒋介石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特意派出了国民党大将李宗仁、白崇禧、汤恩伯等人,并在此战中投入了20多万兵力,战争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候,蒋介石还亲自到达了前线指挥。
由于日军在先前的作战过程中打了许多胜仗,所以日本人并没有把奔赴而来的国军放在眼中,他们以为这场仗会像以前一样轻松,但是事实证明,他们低估了自己的对手。
李宗仁非常清楚这场争议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到达战场上之后,他便立即召集高级军官开了一次会议,下达了誓死保卫台儿庄的死命令,他要求所有参战的将士都抱着以死报国的决心。
虽然说日本人的武器要比我们先进许多,但是在人数上,他们却吃了大亏,战争开始之后,精通兵法的李宗仁便布下了一个口袋阵,将部分日军诱入口袋阵后,便一举歼灭了他们。
遭到围剿的日本人恼羞成怒,当即便加大火力对国军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没过多久,台儿庄的城墙便倒下了。
虽然说城墙已倒,但是李宗仁却并没有下令撤退,他们依旧坚守在战场上,死死地拖住了日军。
日军为了早日进城,一窝蜂地涌向了城墙,李宗仁等人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外围部队围了上来,对日本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当日本人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包围态势形成之后,李宗仁便下令与日军展开了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