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类年代剧的作品质量往往褒贬不一,但一个共同趋势是,年轻观众都相对爱看。因为它们与传统年代剧相比,具有非常大的特殊性。”方方说。
而这种“特殊性”,也得到了刘畅的认可。他坦言,自己在拍《启航:当风起时》时,别人问他拍的是什么题材?他回答,是一部包含了商战、励志、热血、青春等多元素的90年代题材。

在刘畅眼里,年代剧是一个并不好定义的题材类型。
但之于当前市场中这类题材的表现,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称之为“年代剧+”,即在符合年代剧创作的范围内,叠加新的元素。
“任何一种题材都应该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权利,否则市场就会是一潭死水。”方方说。
而不具有流动性、创新性的类型题材,最终所面临的走向,必然也与落寞、倒退,息息相关——这是那些年传统年代剧告知于我们的道理。
年代剧还能再“成长”吗?
任何事物在经历了高速化、内卷式的发展后,必然也逃不过“成长的烦恼”。年代剧便是如此。
当前,它所面临的“烦恼”,有二。
一来,主要是年轻艺人在疯狂涌入这个赛道后,这类题材所面临的“年轻艺人是否是加分项”的问题。
《胡同》里,赵露思的韩式演技、台词水平等问题,遭到部分网友质疑;而明明在前不久,她在《星汉灿烂》中的表现,还被粉丝夸赞为“95花演技担当”。

而这个问题,之前周也、周冬雨分别在出演《啊摇篮》、《麻雀》时,也曾都有出现。
年轻艺人,尤其是顶流,加入年代剧赛道究竟是不是好现象?因人而异。毕竟也有凭借这类题材,赢得过一波好感的演员。
新生代演员张晚意,便是凭借在这类题材中的精湛表现,获得更多资源。目前他与杨紫搭档的《长相思》,备受市场关注。
这类题材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便是部分作品创作“年轻化”所遭遇的“年代感缺失”问题。
刘畅说,年代剧的氛围的确不好制造。他回忆,自己在拍摄《启航:当风起时》这部剧时,剧中仅特效镜头的使用量就超过了古装剧。原因是,部分年代感依靠“置景”已经无法还原,只能借助于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