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人家就是当学生作业拍的,说是翻拍,实则汉化。
图源:第一导演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影片 " 适时地 "" 聪明地 " 删去了原作中对社会背景的刻画和女性力量的描写。
街头混战变成了校内斗殴,女混混抽烟变成了嘴叼棒棒糖,我最爱的致敬苏菲 · 玛索《初吻》的片段,直接整个删掉。
包贝尔费心费力地 1:1" 翻拍 ",却好像只拍了原作的外壳。
这部作品的豆瓣短评区,多将炮火冲向导演。
包贝尔本就所剩无几的口碑,进一步恶化。
图源:豆瓣
即便如此,他的待播作品里还有导演的新作。
而且,依然还是翻拍。
对此我只想问,为什么?
为什么再多差评他也照拍不误?
为什么戏还没演明白就去做导演?
为什么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判断?
这些疑问,在我看到张翰的《东八区的先生们》时也产生过。
这部充斥着厌女段子、中年男人意淫,外加咸猪手 buff 的旷世奇作,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集编剧、制片人、主演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张翰,难道听不到一丁点反对的声音吗?
这些堪称可怕的台词和桥段在编写过程中,真的没有人提出不适吗?
我是一个演员
想当我女朋友是吧
这一个月你给我老实一点
首先在生活当中你得学会
妥协我照顾我
除了这个以外
我一个眼神你必须得懂我
照着我的意思去做
然而,从成片来看,答案显而易见——
真的没有!
网友扒出来张翰之前上职场综艺,带实习生练手的项目,就是《东八区的先生们》。
他带着实习生观看样片,一帧一帧精细修剪,连演员睫毛上要落雪花这样的细节都精益求精。
因为他是老板,提出的要求再不合理,员工也只能咬咬牙完成。
因为他是老板,即使已经看得精神恍惚,实习生的观后感也只能变着法地夸。
电视剧已经惨遭下架,我们就不鞭尸了。
但这个短暂的幕后花絮,足以让我们看到张翰普信的成因。
也是许许多多明星,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的成因——
他们活在一个众星捧月的世界里,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并且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于是,他们听到的声音,就不是为市场、大众服务的,而是为了老板,也就是明星服务的。
当挑选剧本、演戏、导演、后期制作,这些极其需要专业素养的、且对市场、舆论方向都要有精准把控的工作,变成了一个 " 唯老板论 " 的工作。
那 " 包贝尔们 " 和 " 张翰们 " 就永远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他们听到的,只有赞美。
这些自大的草包电影
我再也不想看了!
娱乐圈,是个有着堪称诡异的等级分化的地方。
即使有的明星艺人大字不识几个,也不妨碍他对工作人员颐指气使,无视专业从业者的建议。
粉丝拥簇着、合作伙伴捧着、工作人员夸着。
当四面八方都是赞美,结果只有一个——
催生这些人对自己的能力的认知极度注水,且有了极度膨胀的自信。
他们大可以进军导演界。
毕竟,执导筒能有多难呢?
无论专业的导演需要经历怎样的历练,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都不重要。
只要大手一挥,仿佛攒酒局般把圈内关系好的演员都请来撑场面,就不必担心票房。
有人说不好看?那就花点小钱全网买好评,能把观众骗进电影院就行。
他们有十足的理由不去自我迭代,而是唯我独尊。
于是,在无限的赞美声中,张翰可以在电视剧中继续做着他的霸总梦。
在无限的赞美声中,包贝尔可以继续高产创作,却丝毫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