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的来说,成龙用自己的电影让好莱坞业内很震撼,他先在好莱坞业内建立影响力,再通过录影带扩展到影迷和更多观众,所以《红番区》的成功是必然的,也是因为之前成龙在好莱坞已经有很多粉丝,所以新线才有胆让《红番区》在北美1800家影院同步上映。

好莱坞真正开始扶持成龙拍片,才敢一开拍就是A级大制作《上海正午》《尖峰时刻》这种大男主的系列电影,而且各个方面也非常的成功,成龙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反馈了好莱坞电影市场。
李连杰是武术冠军出身,动作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像画画一样,一来借助了特技威亚,二来李连杰的打斗动作是袁和平,程小东这种大神设计的,模仿的人很难能够得到这样大师级别的人来设计动作。

李连杰交出的经典电影像《黄飞鸿》系列,导演徐克的作用很重要。《精武英雄》动作指导袁和平和导演陈嘉上功劳也不低。
成龙就是不但他自己可以做导演,而且他的电影导演是谁不是那么重要。他的片子都是成家班打造设计动作,动作喜剧的印记非常重,而且基本上是围绕成龙设计动作,团队不可分割。

李连杰的片子始终要靠香港电影精英,包括导演,动作指导和核心创作者。
后来一起前往好莱坞,成龙背后是带着整套成家班和事先通过优秀电影打开局面。李连杰就和合作顺手的导演团队分开了,没有办法李连杰叫上元奎一起去发展,但最终也拼不过成龙是下一个原因。
都曾进军好莱坞,为何李连杰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不如成龙

既然是去好莱坞电影自然是拍给美国观众看的,美国观众的审美则和现实历史环境挂钩。同样都是中国人前往好莱坞,当时他们能演的角色就三种。
一是各代移民华裔后裔,二是当时前往美国发展的华人,三是东亚题材黄种人都能演,他们也分不清中日韩甚至东南亚人有啥区别。

从题材上看,你看《上海正午》系列就是清末中国人前往美国的纠葛,《尖峰时刻》系列就是当时香港华人前往美国的发展。其它还有几个题材也是华人,或者是华裔这种。
成龙的动作喜剧是现代城市化过后的动作片,特点就是十分灵活而又写实,所以真要想模仿难度不会太大,灵活性可以通过剪辑和反复NG做到,同时喜剧在全世界那里受众都比较高。

和成龙搭配的主角有另一个白人,黑人。两个主角不同分工,不同文化碰撞,这些有成家班优秀的动作设计保驾护航。还有电影剧本不错,于是在全世界范围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成龙在好莱坞巅峰时间也不算长,就是《尖峰时刻》系列为止。
李连杰在香港电影时期巅峰是《黄飞鸿》系列,还有同样一系列武侠片。

当时武侠片在好莱坞是不如香港动作片、功夫片,原因是东西方古代文化隔阂更严重,好莱坞也拍过些武侠片但都是B级片(除了昆汀《杀死比尔2》致敬那下)。
好莱坞怎么拍美国武侠片?压根没有这个文化基因,本地化也不好弄啊。

《精武英雄》这种反抗殖民的功夫片,美国人压根不会拍这种题材,因为历史上是他们殖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