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张静初和成龙在美国拍《尖峰时刻 3》,投资方起初给成龙开了 2000 万美金片酬。
成龙很不满,但前两部电影拿下的不俗票房让他有底气谈判。他想要 2000 万美金和 15% 的全球票房分红,否则免谈。尽管有些狮子大开口,但投资方还是同意了。
电影即将拍完,成龙以为张静初会跟自己留在美国,冲击更高的片酬,在好莱坞站稳脚跟。
但张静初却说章家瑞导演的电影很有意思,《红河》里的阿桃是个智力残障者,她以前没有演过,想回中国的云南边境试试。
成龙很惊讶,他说:" 你还真是个小傻子。"
1980 年,张静初出生在福建永安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那时的她,尚未改名静初,单名静。
张静初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她还有一个哥哥。母亲是学校的老师,为了保住母亲的工作,父母只好把刚出生的女儿放到外婆家。
幼年的张静初很喜欢对外婆撒娇,她总是在楼下嗲声嗲气一连叫二十次 " 阿嬷,开门 "。一个驼背面带笑容的老太太不紧不慢地从楼上探头回应:" 来了来了。"
小张静初的记忆里,没有过多父母的痕迹。5 岁那年,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便从县城里来外婆家接她,她并不知道眼前这对陌生的夫妇是她的父母。
回到城市的家里,张静初并不好过。她不认识父母,哥哥也不认得她这个妹妹。她小心坐在板凳上,屁股还没来得及接触板凳面,哥哥就对她吼道:你谁啊你?你坐我家干嘛?这是你能坐的地方吗?
她迅速蹦起来,局促地站在这个陌生人面前。她想要回家,逃回外婆的家去。
张静初童年最期待的就是寒暑假了,最害怕的则是假期结束,爸爸从城里来接她回家。在她眼里,每次回家就好像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似的绑架。
她使尽法子都挣脱不了爸爸的怀抱,她在父亲怀中拼命蹬腿,撒泼哭闹,求外婆救救自己。可外婆却狠心关上了门,任由爸爸把她带走。回家四个小时的车程,张静初哭了两个小时,直到浑身虚脱无力才止住眼泪,沉沉睡去。
未到适龄,张静初的妈妈就把她送进了小学。女儿和儿子不对付,还对亲生父母那么陌生。早点上学,一来丢到学校里省事,免得她成天吵着要见外婆。二来也有人帮自己盯着女儿,不让她整天闯祸。
5 岁上一年级的张静初,比同学小了两岁。上课听不懂内容,做作业比别人慢。功课多的时候,经常做不完。第二天一早去了学校,交不出作业的学生,老师把他们书包一丢,让他们出去罚站。
妈妈是学校的老师,女儿交不出作业,考试成绩又烂得透顶。妈妈脸上没有光,抡起一根手指头粗的竹竿抽张静初的手臂。
妈妈白天要教书,没有时间照顾张静初。每当她要去上课时,她就会把张静初寄养在别的老师家里。
张静初不是考试那块料,经常逃学。她感觉读书好像坐牢,逃学好比越狱。为了逃离校园和父母的掌控,张静初特地买了本武功秘籍,书上说练轻功时挖个大坑,然后腿上绑沙袋从坑里往上跳,方能练成轻功。
为了习得轻功,她每周六趁家人出门,就用书包栓上砖头绑在腿上跳。跳了不到一个月,楼下就有人来投诉,问你家怎么每周六都有打桩的声音,吵死了。
妈妈得知是张静初搞的鬼,晚上就拿棍子对准她的腿一顿抽,硬是把张静初的轻功梦给打夭折了。
张静初一直想养宠物,可是妈妈最讨厌她养小动物了。有一回,张静初把学校里新生的一窝小老鼠带回家里偷偷养。她把老鼠放进抽屉里藏着,没过多久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一拉开抽屉,发出惨叫,忙不迭连抽屉带老鼠冲下楼丢进垃圾桶里。小老鼠吓得全跑了。第一次养的小宠物全没了,张静初心里很是难过,更想逃离这个家了。
长久下来,父母对她的期待越来越低。既然文化课学不来,那总得学点什么吧。于是父母便把张静初送去学画画。
13 岁时,张静初收拾好包袱,搭了五个小时的火车,去寄宿学校学画画。离家第一天晚上,熄灯后,所有姑娘都在床上哭鼻子,她们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