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群大自己两岁的姐姐里,张静初开心极了。黑夜里,伴随着舍友声声的哭泣,她捂住嘴偷偷地笑出了声,心想,我终于逃出来了。
为了让张静初考上好学校,家里不惜下血本培养她。学画画时,张静初每个月的开销是妈妈一个月的工资。但依然不够张静初花,还没到月底,口袋里一个钢镚都不剩。没钱的她,只好在饭堂里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吃饭。
后来,张静初的女同桌实在看不下去,便开始监督张静初花钱。每个月月头,同桌会扣下张静初 250 元伙食费,等到月底她没钱吃饭了,再把伙食费给回她。如此一来,张静初也不至于每个月月底被饿死。
1996 年,张静初考上大专化妆班。15 岁的她再次收拾行囊出发,开始北漂。
有一次,经过中央美术学院时,张静初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进去拿一份招生简章。这时,一个长发、齐刘海的女生,背着油画框从学校走了出来。张静初不自觉地跟上女生的脚步,她跟着女生走到了马路对面,看着她招手打的士上车。汽车呼啸而过,张静初不舍地看着女生离去。
接受鲁豫采访时,提到这段往事。鲁豫问她为什么要跟着人家,张静初露出狡黠的笑容说:" 因为我很崇拜她。"
可张静初还是没有选择考美院,她转头去了中戏。她觉得自己考不上美院,中戏的导演系倒是可以试试。
她如愿考上中戏导演系,还没高兴一会儿,难题便找上了门来。第一天上完表演课,张静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打电话跟辅导老师哭诉自己不会 " 装熊 ",也不知道怎么把自己当成一颗 " 种子 " 生根发芽。但同学们都能做到,也正因张静初闹得笑话,导致接下来四年的表演课里,没有一个同学愿意跟她搭戏。
四年一晃而过,毕业大戏时,张静初班上排的是日本作家木下顺二的作品《夕鹤》。班上所有的女同学都想演那只仙鹤,即女主角阿通。
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让谁演,便让大家比赛。张静初也想演阿通,她好不容易求男生给她搭戏。这出戏很成功,张静初饰演的阿通,把班上好几个女同学都感动哭了。也就是《夕鹤》这出戏,让同学意识到,张静初不再是以前那个在表演课上崩溃大哭的人了。张静初也发现,原来她是会演戏的。
2002 年,顾长卫着手拍摄李樯的剧本《孔雀》。其实剧本在北京的圈子里转好几道了,陈凯歌、张艺谋、姜文都看过。但姜文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别的导演,都拍不了这部片子,只有顾长卫能拍。
早在 1999 年,顾长卫带着张艺谋御用摄影师的头衔转行做导演。筹备当导演的五年里,他没有半分收入,小自己 9 岁的妻子蒋雯丽一个人扛下了家里的重担。
《孔雀》里姐姐的角色,原本顾长卫相中章子怡。可这时她正忙着拍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
眼看着心仪的女演员没有档期,顾长卫也不想干巴巴等着,便举办了 " 姐姐 " 一角的海选,最终从 2000 人中挑了八个演员,张静初便是其中一员。
试戏时,张静初连轴转了三个月。早上学洛阳方言,中午学兵乓球,下午学手风琴。候选人中有许多明星,但顾长卫总是面无表情,不夸也不骂张静初。她猜不透导演的心思,她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练着,生怕导演把她换掉。
练了一段时间后,张静初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她背着 25 斤重的手风琴,却怎么也摸不到贝斯键。她心里有些慌,越着急,腰部发力越不对,全身的肌肉都跟自己过不去。她狠下心来又加班练了几天,可是一天早上醒来,她发现自己动不了了,她瘫痪在床,怎么也起不来。
张静初的拼命,顾长卫是看在眼里。他等张静初养好了身子,让她入组拍戏。
《孔雀》中有一场捡西红柿的戏,剧本里写着 " 姐姐泪如雨下 "。张静初不知道怎么演这场哭戏,顾长卫让她有眼泪就哭,没眼泪就算。
电影中,姐姐不再年少,她人到中年。姐姐在集市上看见了年轻时暗恋的伞兵,她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对他说。可他却问,你贵姓?
姐姐忍不住自言自语:" 我刚才还跟俺弟弟说,你会永远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