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上述提到的那些佳丽们,
不仅是大美人。
还是德容兼备,秀外慧中的大美人。
她们由表及里,由内到外,都经过了重重关卡的考验。
但总体来说。
那场赛事作为首届,经验不足。属于边举办,边摸索。
赛制和综合水平,都不够完善。
时隔两年后,第二届再次举办。
各方面水平成熟了许多。
佳丽们仪态万方,愈发灵动。
夺冠呼声最高的,当属瞿颖。
在入围比赛之前,她就已经在模特圈颇有资历。
照片曾多次登上挂历,深受欢迎。
大家都喜欢她身上的圆润美、健康美。
参加模特比赛时。
作为夺冠大热门的她,基本没有压力。
泳装表演环节。
她神态自若,举止大方,不徐不疾走上台。
一套紫色的连体比基尼,尽显柔美曲线和修长玉腿。
几个动作,纤腰袅娜,绽放出万千风情。
所有人都认为,她一定是摘金者。
结果一出,众人皆惊。
她获得的,是亚军。
真正一举夺魁的冠军,叫做陈娟红。
当时,陈娟红入行仅一年。
论经验和资历,都不及瞿颖。
但在比赛现场。
一名叫艾莲·福特的美国评委,以一己之力,成功扭转局势。
她给陈娟红,全部打满分。
却给其余选手,打了零分。
原因很简单——
"我认为陈娟红才是模特。"
事实上,陈娟红的美,并非独特的东方美。
面部线条硬朗,棱角分明。
眉目半含野心,眼睛斜挑,慧黠与凌厉相间。
一定程度上来说,兼具了东西方两者的审美元素。
这种美,很亮眼,也很突出。
是种国际范儿的美。
因为身上的"国际范儿",她成为中国首个接到华伦天奴邀请走秀的模特。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
西方审美视角的介入,已经在悄悄影响模特选拔的标准——
中西结合的面孔,更受青睐。
独具东方美的面孔,很少吃香。
在这种选拔标准下。
真正代表东方美的脸庞,逐渐隐没、退场。
我们再难看到1989年模特大赛中,"东方美女,美如云"的盛况。
取而代之的,是"高级脸"这一概念。
这类模特的三庭五眼,都不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好看"。
诸如"大表姐"刘雯。
它要求眼部留白多。
高颧骨。
宽眼距。
方下颌。
诚然,这种美突破了一定的审美范式。
有特点,有辨识度,为美貌提供了更多元的答案。
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流行逐渐变味——
但凡你是高级脸,就有可能成为国际时尚圈的宠儿。
如果不是,那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