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脱口秀大会》里得出一个深刻认知——
综艺评委不是谁都能当。
同一个节目,有人在座上博得好感,直接就迎来事业回春、路人缘逆转。
像被嘲多年的鲁豫,就在这节目里口碑一朝翻盘。
但有人则在座上被喷死。
更甚者,整个职业生涯累积下来的观众缘都一夜崩盘。
如上月被全网追着骂的周迅,粉丝直呼幻灭。
周迅像个导火索,触发了观众对综艺评委的新仇旧恨。
她到底是按到哪个命门触发众怒?
今天就借着周迅,来聊聊——评委席上的玄学。
当不好评委,乍一看是因为不专业。
即便是同一个人,凭这点,也能在不同评委席上带出不同观众缘。
那英之前在《中国好声音》一样聒噪,一样强行帮其他导师拍灯,但她的音乐能力摆在那,也真带出了冠军,没人真会指摘她。
而周迅,在 First 电影节、北京电影节担任评委当然没毛病,即便在《表演者言》里当主持说话磕磕巴巴,大家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电影和演艺都是她的专业领域,观众爱屋及乌,结巴都能忍。
但一来到脱口秀综艺?
语言技能方面的点评全无,她俩嘴里只有一些极主观的个人偏好和无人想听的说教大道理。
没说到点上 = 白说。
同样的坑,章子怡也踩过。
她在音乐选秀《中国最强音》中当评委,其他评委是:罗大佑、陈奕迅、郑钧。
演员章子怡在一堆专业音乐人里,表现得既不合群也不专业。
第一次,选手在上台前才来急急忙忙要水喝,章子怡化身暖心大姐姐递水,各种宠爱,各种星星眼。
而当罗大佑直言 " 上台前喝水 " 是歌手大忌时,章子怡不同意了,就是要惯着:想喝一口水怎么了?
第二次,还是这位选手。罗大佑出于严格,提醒这位长期沉浸舒适区的选手不要被眼前掌声迷惑,突破歌路才能真正成名,走得更远。
章子怡又不同意了,打断罗大佑,还是要惯着:
老师我觉得是这样的
该批评批评,该鼓励鼓励
你今天不要再这么严厉批评他
说着说着还哽咽流泪。
台上的选手也泪眼汪汪,搞得罗大佑上这节目就像专门为欺负这个选手,气氛尴尬得何炅也救不了场。
大众纷纷 " 夸 " 其不愧为影后,演技一流。
事后,记者问她当评委飙泪是演的吗?
她回应:不是,我日常生活不演,我是真的把选手当亲人了。
拜托,当评委就当评委, 怎么还认亲了呢?专业不够亲情来凑?
那英也 diss 过章子怡专业度,章子怡确实不行,只能强颜欢笑。
但当章子怡成为演技综艺《演员的诞生》评委时,她自 2009 年泼墨门后就不怎么好的口碑就 " 咻 " 一声起飞了。
她发飙批某爽 " 一点信念感都没有 ",仅一局,便拿下满堂彩。
" 信念感 " 一词自此爆火,章子怡凭借导师一职,路人缘飙升。
可见,同一个人在不同节目是否凭专业当导师,观感犹如天上地下。
可跨界评委不是原罪。
演员张雨绮、歌手凤凰传奇都去过《脱口秀》,也没被观众嘲。这一季的张杰甚至被反衬出不可思议的路人好感。
不专业只是表象,真正挑起大众怒火的是不公。
周迅因为 " 忘了拍灯 ",把炸场的小鹿置身淘汰边缘,反而给堆砌网络段子的拉宏桑拍了最关键的一灯,把业余人士送上了代表着专业的晋级区。
宁静也因不同意赵晓卉段子里的婚恋观,导致她去年一轮游。完全忽略了这项艺术的技巧,只衡量选手跟自己的契合度。
你都没有(男朋友)你聊什么?
评委的狭隘和霸道,让选手寒心,也伤害到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