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直接把偏袒放上明面:
我参加这个节目
第一个任务就是保障孙楠音乐上不出问题
第二个任务就是帮他争取更多利益
最后更是狂妄地劝所有选手接受潜规则:
要么你就不要来
你选择来了
就不要说那些问题
就是这么一件事
那些问题不存在
这话响起,全场被他打压最严重的张韶涵叹了口气,吴克群在旁黑脸怒目。
现场观众喊话叫金武林道歉,让被捧者孙楠也陷入尴尬。
还有些人在评委席上以权谋私。
设计师竞技综艺《我的新衣》中有个叫龙霄的评委,是个时尚买手。全程关注点不在选手,而是疯狂卖弄,把焦点和流量往自己身上引。
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句话却夹十万个英文。
为了把评语说炸,她挑最毒最狠的措辞,提前在纸上写好段子再念出来。您这是参加诗词大会还是新说唱呢?
要么是为喷而喷,偶尔夸个人,最后还是带到自身利益上。
她捧超模何穗:酷,很有品味的中国女孩。
紧接着补上一句:(有品位的女孩都)请到我的专区来购买。
作品好坏,选手去留,她都不在意。她眼中的评委席位是一张兑换名利的支票。
还有些人在评委席上大玩霸权游戏。
舞蹈比赛,评委想评价选手身体条件一般,不适合学舞蹈。可提意见可以,他上来就打断表演,仰着下巴阴阳怪气地奚落:
你小时候补钙补多了是吧
快男海选,选手酷似女孩,评委一再打断他的表演,不怀好意地叫他当场验明正身,甚至希望网友对他人肉。
一坐上评委席就耍大牌,这不是在选选手,这只是在无限宣泄自己的狂妄罢了。
评委席变成选手对牛弹琴的牛棚,充满人情世故的油腻酒桌,亦或是导师玩弄生杀大权的游戏——
却唯独不是一座公平竞技的守护者圣殿。
这一次,周迅刺痛大众的点,既不是那英的呱噪,也不是宁静的失言;更不是主观的世故或狂妄。
而是无意、无声的茫然。
首先,周迅真的不会讲话。
周迅感受力差吗?
当然不差,作为一个好演员,她的细腻和感受力是有目共睹的。她能感受,能通过演技去传达。
但一换成语言去表达,就成了她的绝对弱项。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周迅只要一上语言类综艺,就会逼观众下头。
她上《奇遇人生》和阿雅一起探访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时,因细腻温暖被观众猛夸;但很快,她自杀式地上了《圆桌派》胡言乱语,大众立刻下头。
到她上《乐队的夏天》,马东本想用拥抱难为她,结果她马上大大方方熊抱过去,换马东双手僵在半空。周迅又因肆意洒脱圈了一波粉。
转身,她再次自杀式上了《脱口秀》胡言乱语,大众又再次下头 ……
她当语言类评委,简直是以卵击石。
台上的人凭什么用自己的最弱项,去点评台下一群以此为生的选手?
周迅其实是撞枪口上了。
嘲周迅的真是在嘲她本人吗?
她只是一个人形靶子罢了,我们甚至都不全是嘲笑以上林林总总奇形怪状的不公评委们。
不公随处可见,所以也被视而不见。
当评委高高在上得太具体,我们只是被太多不可言、不可见的高高在上压抑。
所以顺着评委席上的不公,狠狠发泄了出来,也不管丢下最后一根稻草的是谁了。
让他道歉!
说到底,评委席的观众缘玄学,乍一看是不可预测。
实际上都把握在评委自己的分寸里。
这个年代的选秀,大都已变成资本推产品的发布会一样,大多数真素人根本没比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