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房子和人都稳定还好。
现实中若因不可控因素导致楼盘爆雷。
那故事就只剩难与人言的血与泪。
前不久备受讨论的亮亮丽君夫妇,正是被烂尾楼击碎了生活。
二人贷款超百万,「掏空六个钱包」购房。
却惨遇楼盘爆雷烂尾,无奈还不敢断供,生活陷入绝望。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骗局也瞅准了人们心中的买房执念。
不断翻新花样割韭菜。
正像在老年人群体中风靡一时的乳山海景房。
海边潮湿,不宜老人长居。况且当地经济萧条,生活不便。
这样根本不适宜养老的房产,却被不负责任地批量推销给客户。
酿成一个又一个悲剧。
可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人前赴后继。
奔波一生,只为一方藏身之所。
除了认为购房即是储蓄的观念之外,执念背后,也有太多无奈。
在中国,房子远远不止是房子。
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早已超越砖瓦本身。
首先,它可以促成爱情。
「房子是婚姻的必需品」这一观念仍占主流。
许多感情,因为没有房子承托才未结果。
车太太也在梦中直面自己心底真实的想法。
当初车先生要是没有房子,或许一切都不会发生。
而房子所代表的经济实力,又与家庭话语权挂钩。
《上车家族》中,闵老太太的儿子不敢做主将母亲接去日本同住。
就是因为日本的房子是岳父岳母买的。
他作为上门女婿,不敢有太多意见。
甚至连姓氏也已冠上女方的日本家族名。
其次,房子甚至可以超越血缘,成为维系亲情的手段。
闵老太太的儿子移民日本,鲜少回家。
天长日久也并没有将母亲接去的意思。
闵老太太想念儿子,怕被抛弃。
只好谎称有人要来抢房子,儿子才为此匆匆回来。
其实细想起来,相当可悲。
同时,房子带来的安全感甚至可以超越生死。
人哪怕死去,也追求更好的「房子」。
就像车先生不满自己父亲的灵位被安置在一格窄柜中。
许多人也会尽可能挑选更「豪华」的葬身之处。
友亲爱,生与死。
国人的一生,都围绕房子开展,向着房子进发。
不仅如此,房子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紧密挂钩。
孟川之所以尝试凶宅,是为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
惨遇烂尾楼的夫妇不敢断供,耗费心血维系一个悲剧。
也是因为太多东西拴在这棵名为房子的大树上,靠其滋养。
同时,根植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东西也告诉人们:
「安居」才可乐业。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毕竟「寄人篱下」生出的多是苦闷。
「故居」二字也在物理层面之外增加了情感内涵。
诚然,有屋遮阳,有瓦避雨,自然欣喜。
但当所有情感脱离房子再无归处,没房不谈爱、不归家、不敢安心之时。
再有雕栏玉砌,也会失温走形。
砖瓦只能是砖瓦,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