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法证先锋》开播。
欧阳震华、蒙嘉慧、林文龙成为新的破案铁三角。
来,做个小调查,有多少朋友至今还记得这个经典镜头?
但,当时谁都没料到——
法证先锋,竟然是 TVB 刑侦剧的末日辉煌。
时光倒回到九十年代,那时 TVB 刑侦剧有两大金字招牌——
《刑事侦缉档案》与《鉴证实录》。
前者拍了四部,不止让本格推理融进了港剧,确定了刑侦剧快节奏的单元形式,还贡献了两对绝配荧幕情侣。
张大勇与高婕,徐飞和武俏君。
后者在推理的基础上,又加码「鉴别物证」与「法医验尸」的角度。
讲究的是,凡所接触,必留痕迹。
哪怕是路边丢弃的烟头,尸体上细小不易察觉的划痕,通过鉴证科的检验,都能成为破案的线索。
当时,陈慧珊在剧中饰演冷静干练女法医聂宝言,她的造型随着剧集热播在那一年风靡港岛。
同时聂宝言也成为不少女法医的「领路人」。
记得 21 年有媒体采访重庆唯一一位女法医,当被问及她的执业缘由时,42 岁的她回忆:
"14 岁那年,我看了《鉴证实录》,里面的女法医克服种种困难,抽丝剥茧,寻找真相,让我很感动,于是立志长大后也要像她一样。"
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因一部剧而确定人生理想,可这两部刑侦剧对观众的影响之大却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以鉴证与推理为主的两部戏大火,验证了这一题材的受欢迎程度,那 1999 年,由宋慈《洗冤录》改编的古装破案剧大火,就再度证明:
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与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验尸手法,再加上讨喜的演员,就是王炸。
有了前面几部的成功作为基础,TVB 顺势计划拍摄一部真正以「法证」为主的刑侦剧。
不仅向专业人士借了研究室,又喊来了《洗冤录》的编剧陈静怡,《栋笃神探》的编剧蔡婷婷,以及金牌监制梅小青一起组了班底。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法证先锋》。
提起《法证先锋》,你最先想到什么?
是不是奇奇怪怪的「知识点」。
比如从血迹喷射的形态来判断作案手法,检验血迹要喷洒鲁米诺试剂,即便被擦拭过也能出现蓝绿色的荧光。
之前《猎罪图鉴》中提及的颅骨复原术十几年前就出现在《法证先锋》中。
几乎每一集都能让当时还在上学的我,学到一些没什么实际用处,但讲出来一定能震惊周围同学的新知识。
就像第一集灭门惨案中,主角团通过眼球的浑浊程度判断死亡情况,法医古 sir 边测量肝温,边解释到,正常情况下,每过一小时,尸体的肝温会下降 1 ℃。
而古 sir 还没上楼就知道还有伤者没死,是因为他摸了摸楼下的血迹,人死后血液会凝固,所以此时人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