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讲 O 记反黑组的《O 记实录》,讲 ICAC 廉政公署的《廉政行动》,郭晋安在《隔世追凶》中是重案组的 CID,而 PNC 谈判小组有欧阳胖胖的带队的《谈判专家》。
港剧里阿 sir 开口就是西九龙重案组,大事不妙,还有飞虎出击,新人有《学警狙击》,就连交通署都有《陀枪师姐》压阵。
更别说经典的《刑事侦缉档案》与《鉴证实录》。
但要细数拿奖,却是各个陪跑,奖运不佳,就像法证系列前三部,即便收视不错,可除了女喜几乎颗粒无收。
原因归根到底,是受众变了。
年轻人追剧越来越少,而作为 TVB 最强观众群的师奶们,偏爱哪些剧呢?
举个例子,2003 年台庆,视帝五强有——
《谈判专家》中的欧阳震华与张智霖,《冲上云霄》里的吴镇宇,《憨夫成龙》的郭晋安,以及《九五至尊》中的江华。
最终,郭晋安凭借憨憨阿旺一角获封视帝。
不过到了 2008 年 ... ...
他的时装破案剧《古灵精探》,又败给了《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
曾经《天与地》的收视数据极差,编剧周旭明就抱怨过,不想总写迎合师奶的剧了。
赢师奶者赢天下,已经是不二法门。
没占题材的便利,2011 年《法证先锋 3》播出又恰逢 TVB 艺员离巢风波。
不止法证系列的三位女主全部离巢,一手打造法证系列的监制梅小青也离开 TVB,大批原有的编剧也纷纷离开。
此时问题又转变为没人能拍。
与其花时间去打磨本子,有限的精力拍几部警匪片恐怕收视更高,《潜行狙击》《使徒行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毕竟,《法证先锋》并不是轻易就能拍好的 IP。
第四部的翻车历历在目,前几天第五部开播,豆瓣开分堪堪破 6。
有人问,第五部能追吗?
当然能。
能感觉到,制作上听取了观众的吐槽。
第五部没有在「科技」方面用力过猛,只在该出现的地方巧妙的插入,比如在警员拿笔涂纸上遗留的痕迹时阻止了对方,改用新的方法。
涂,什么年代了?
甚至还会自黑玩梗,之前被网友吐槽第五部可能得 VR 破案。
这次就在剧里特地搞了套非常不好用的 VR 辅助解刨系统。
但,尽管修正了一些失误。
它仍旧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法证先锋」。
曾经案件是在拷问人性,如今却刻意宣传故事会代餐,出场无路人,盒饭批发商 ... ...
即便熟悉 TVB 套路的我们几乎一眼就能猜到结局,先出场的必不是真凶,给特写的必定有鬼。
宣传方向的跑偏,又何尝不是定位的偏差。
不知何时,TVB 刑侦剧才能找回自己的定位。
或许要等到下一部《法证先锋》。
但,还有必要继续拍续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