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怂,那是老天给予的礼物,好的坏的都要收下。
雷佳音旧照
没过几天,艺校来信,雷佳音被录取了。
鞍山是个小城市,学表演的孩子不多,自打知道雷家出了个艺考生,天天都有人上门参观。当地报社还为此做了篇专访,标题名字就叫《被吕晓禾相中的幸运儿》。时至今日,这篇报道仍被雷家二老小心保存着。
1999年,16岁的雷佳音在父亲的陪同下,从家乡鞍山到沈阳念书。艺校的校舍是幼儿园改建的,雷佳音又是第一届表演系学生,看着满墙的卡通彩绘,老雷有点后悔了,这是又把儿子送进托儿所了吗?
离开家乡求学,陌生的环境让原本无比乐天的雷佳音一下子沉默了。
到了周末,本地人带着大包小卷回家享受假期,整栋宿舍楼里只剩下零星几个外地学生。夜晚降临,雷佳音躺在床铺上,周围安静得吓人,碰上大停电,恐惧也会攀上床沿。
没办法,他只能找些别的乐子,比如读书,比如和自己对话。
十几岁的孩子能思考什么?雷佳音很擅长用上帝视角俯视那个时候的自己——人生、梦想、命运……实际上,许多有关未来的选择,都是雷佳音在那时就想好的,比如,热爱表演。
雷佳音旧照
最终打败孤独的,是广袤无垠的求知欲。
在沈阳念书时,雷佳音读遍了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有关表演的书籍和剧本,后来又开始读小说和世界名著。
从鞍山到沈阳,车程2小时,他买5块5的站票,逢年过节,车厢里人挤人,转个身都费劲,可即便如此他也要拿本书阅读,"就那点时间都不愿意浪费,就求知到那种程度"。
艺校三年,雷佳音年年期末考试都是第一名。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给家里打电话,邀请父母到沈阳看自己的期末汇报演出。起先两口子都不愿去,心想考了也是倒数,还不够丢人的。听说儿子考了第一名,爹妈失眠了好几宿,还打电话问雷佳音:"儿子啊,你那是正经学校吗?怎么能让你考第一名呢?"。
2002年,雷佳音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成了胡歌的师弟。雷佳音上大二那年,胡歌因为出演《仙剑奇侠传》李逍遥一角迅速走红,近乎一夜之间,整个上戏都在议论这个名字。
雷佳音回忆上戏"风云人物"师哥胡歌
雷佳音也曾是吃瓜群众里的一员。看着师哥演出的电视剧,他羡慕,但不嫉妒。"有的人就是天生长得好,戏也好,这种东西一辈子也比不过",再看看自己,"还是得慢慢来"。
多年后,在某颁奖典礼后台
雷佳音与师哥胡歌擦肩而过
上戏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坊间传说":如果表演系的学生在大二还没有接到戏约,那就证明前途堪忧。
为了不被落下,《仙剑奇侠传》爆火后,雷佳音的同学一个接一个跑进剧组,试图寻找一个和胡歌一样一炮而红的机会。可雷佳音不在意,"爱拍拍去呗,不就长得好看吗"。
那时候他一心扑在话剧上,因为戏好,隔三差五就有小女孩向他表白。后来胡歌红了,姑娘都"移情别恋"了,就连女朋友也只留下一句"性格不合"便消失在茫茫人海。
那是雷佳音第一次被女孩甩,憋屈,连着好几天坐在校门口抽烟、哭泣,他觉得自己悲伤得都要冒泡了,但是别人只说:"你这哭戏真不错。"——雷子一哭泣,上帝都发笑。
也是在上大学那会儿,雷佳音认识了郭京飞——一个留级好几年,直到21岁才考上上戏的"江湖老混子"。
因为岁数大、性格孤僻、老幻想自己是艺术家,郭京飞和同班同学都玩不到一块,唯独喜欢和小两届的雷佳音凑在一起。
两人都喜欢喝酒,有一回郭京飞组局,因为第二天是台词课,雷佳音本想拒绝,奈何盛情难却,他还是去了。四瓶啤酒下肚,雷佳音喝大了,一直到第二天上课还没醒酒。
台词课的回课题目是《曹操与杨修》,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文姬,你回来了。"雷佳音虽脑子迷糊,但状态尚佳。准备,登台,起范,回身,张嘴:"文姬,你……呕!"——当着全班师生的面,他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