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雌竞,不攀比,人人都追求自己的权利。
甚至戏份不多的仆人门,也是个个好玩。
总是被打脸的马屁精管家、只会做几样菜的 " 严肃 " 厨子 ……
连配角都能描绘出人间各异的轮廓,雕琢个性而不是冲突,给予观众理解而不只是情绪。
或许这就是《卿卿日常》解压感的来源之一。
03
" 日常 " 治愈
解压感的来源之二。
在 Sir 看,就是在于 " 日常 " 两字。
《卿卿日常》用一种理想化的可爱来将平淡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
剧中李薇出现的片段,不是在吃,就是在吃的路上。
美食,是一大主题。
两人初次相遇就是在厨房。
李薇偷吃了尹峥的午餐,又用自己高超的摆盘技术,巧妙地将中餐摆成法餐。
虽然离谱吧,但影视剧的光一打下来,还 …… 还挺精致的?
△ 小妞儿有点东西
尹峥第一次对李薇表达默默的关心,也是在吃上。
新川规矩之一,饭桌上,只有男主人动了筷的菜才能吃。
李薇蔫蔫地等,巴巴盼着尹峥动筷。
可人家胃不好啊,只能吃点青菜。
眼见着荤菜都被拿走,李薇都快哭出声。
此刻,饶是再迟钝的人,也看出她的窘态。
尹峥内心也了然。
前脚刚说自己吃不了油腥,后脚将筷子伸向了桌上的荤菜。
新川规矩之二:每道菜只能夹三次。
这能难倒李薇这种小聪明蛋?
于是——
美食夹了三次,李薇现场表演吃播,香得站着的仆人们都嘴馋了。
尹峥表情越来越无语。
不过,面上嫌弃,走前,还不是用筷子点了下没动的鱼?
嘿嘿,这种面冷心热,默默关心的甜冲不冲,冲不冲!
而李薇,因为尹峥的胃病(当然主要是攻略大厨好让她能进厨房),发明出一道道养胃又好吃的菜色。
让只能来来回回吃仅有几道菜的尹峥也有了吃其他菜的胃口。
因为美食,两颗心在油盐酱醋中小踏步着靠近。
吃饭聊天喂狗,有观众说像在看慢综艺。
李薇进宫,当然遇到过不怀好意的人。
只是,问题大多鸡毛蒜皮。
什么想家啦,姑嫂小矛盾啦 ……
剧中所有人,各有目标,却在实现目标的同时,顺便为观众制造了一个 " 童话 " 的环境、浪漫理想的生活。
目前剧情上没有狗血撒地,也没有恶毒反派来作妖,最 " 坏 " 的配角,也只是把李薇的小狗 " 折磨 " 得不成狗样而已:
剧也正是用最可爱最纵情的方式,化解着现实生活的郁结。
但,《卿卿日常》也并不是全无缺点。
它依然沿用着古偶解决矛盾的方式,比如主角开金手指,人设过于完美无缺 ……
而对日常的展现,营造舒适氛围大于 " 真正接轨现实 ",情感是真的,但难以走向更深刻。
于国产剧,表现生活,肯定不只是拍好 " 日常 " 的终点。
Sir 举个例子,16 年前的《武林外传》,故事本身,不过是些家长里短。
一群同福客栈里的人,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十八里铺。
那个江湖,理想,但不缥缈。
为啥?
因为这里有你身边的各种人、各种事、各种烦恼。
其中的寓言性表达、金句,到现在仍被人津津乐道。
厨子李大嘴,就经常从美食延伸到自己的 " 歪理 ":
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讽刺社会现象。
用佟湘玉发小、凡尔赛大师韩娟讽刺攀比现象;
杨惠兰卖菜刀讽刺传销;
佟湘玉给莫小贝老师送礼,讽刺教育界乱象;
而书商范大娘,到死还在高喊," 我上头有人 "……
《卿卿日常》也尝试 " 表达 "。
郝葭进宫时,除了两瓶化妆品,她还带了一本《女诫》。
嬷嬷们看到甚感欣慰,马上放行。
谁知,书皮是《女诫》,内页却是各个少主的资料。
郝葭开课,给姐妹们讲解、品评男人们。
而上个画面,正是少主们对秀女的画像评头论足。
双方都以为自己是猎手,其实他们,都是猎物。
而那本表面女德,实际是算计的《女诫》,何不也是一种讽刺。
虽然没到《武林外传》那么强的寓言性,但也让我们看到了 " 生活流 " 轻喜剧的回归。
《卿卿日常》在烟火气息的氛围里,用轻松舒展的笔触描绘生活画卷,这恰巧组成了生活本身的流向:
高低起伏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