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这么一条微博:
" 韩娱把自己糟粕的那套追星法则传给内娱,然后自己影视歌全面飞升去了,这跟水鬼找替身有什么区别。"
好笑又精准。
内娱无聊人尽皆知,全靠男明星塌房维持死寂且无趣的娱乐圈。
而说好的东亚三国手牵手,韩娱率先 " 背叛 " 了这个联盟。
韩国影视圈的崛起,早在《鱿鱼游戏》中有了端倪。
这个电视剧有多火,哪怕不关注的人,都在社交圈有所耳闻——
从阴间 bgm 到抠糖饼,从小红书女主仿妆到木头人游戏,几乎刷爆了热搜。
播出期间,半个月时间成为 190 个国家地区的剧集热门冠军,直接飙升网飞(Netflix ) 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网剧之一,带来 9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数据上,几乎可以和《权力的游戏》《复仇者联盟》相媲美。
而且,今年 9 月喜提艾美奖(美国最权威电视奖)14 项提名,男主李政宰也拿到视帝,成为首个拿到此奖项的亚洲演员。
也因为《鱿鱼游戏》的成功,网飞现在对韩剧疯狂撒钱。投入 5 亿美元支持原创剧集,最新公布的网飞片单里一大半都是韩国影视综艺。
电影方面,《分手的决心》在今年更是横扫了一遍榜单。
小至各种独立电影奖,直接将艺术性拉满,大到戛纳和奥斯卡,也证明着商业价值的成功。
女主角汤唯,几乎拿到韩国三小三大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通俗点说就是韩国影后大满贯,类比国内的金鸡奖、华表奖。
国际上,汤唯登上奥斯卡 10 月电影封面,甚至有可能入围奥斯卡影后,纽约 Metrogragh 影院也决定举办汤唯个人展作品,成为继张曼玉之后第二个有此待遇的华人女明星。
此时如果把目光转向国内,几大影后这几年能上映的作品,多半是主旋律电影里饰演拼盘角色,但这本应当是她们的当打之年。
任凭网友网上再怎么嘲讽《鱿鱼游戏》的爆米花性,说汤唯的演技木头,都无法阻止人家卖座还卖好。
再往前数数,2019 年奉俊昊的《寄生虫》,2018 年李沧东的《燃烧》,分别拿下奥斯卡金像奖、金棕榈奖,都是韩国影视圈对外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
影视剧全面飞升,在国际上重新引发韩流热潮,已经是既定事实。
显然,大众聊起韩娱,第一反应仍旧是偶像文化。
刻板印象里,男团成员油头粉面,娘里娘气,一度是国内宣扬 " 阳刚之气 " 的反面教材。
比如吴京就曾在节目里说:" 如果我儿子走柔美路线,我大嘴巴子扇他。" 尽管当年 EXO 粉丝庞大,在国内的舆论却两极分化得严重。
女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迎合白瘦幼与男性审美,扮相甜美柔弱,核心人设便是 " 少女 ",甚至还有擦边球的服装与舞蹈动作,都曾是追星鄙视链的底端。
但是这几年,爱豆圈有了明显的风格变化,K-pop 势头越来越猛,早就打进了欧美市场。
尤其今年,在国际上的成绩够得上粉丝吹一整年。
拿常常出现在热搜上的 BLACKPINK 来说。
九月专辑的先行曲,在 24 小时之内播放量破 9000 万,直接刷新着世界女艺人最高纪录。
VMA 颁奖礼上表演新专辑,首位登上舞台的 K-POP 团体。
成员 Lisa,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 VMAs 获奖的最佳 K-pop solo 艺人。
这个奖的含金量,这么讲吧,曾经拿到过的中国音乐人,有崔健和郑钧。
这边靠数据和奖项刷屏,那边国际音乐人的各种互动也挺令人艳羡。
bp 现场霉霉在台下跟着舞动,线下她的专辑制作人发推文:"blackpinkforever。" 似乎搭起一座跨越国界的艺术桥梁。
还有正在进行的世界巡演,无一不在证明着韩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