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防弹少年团连续四年拿到 VMA 年度最佳组合,twice 也登顶美国 billboard 艺人榜单。
硬生生在欧美圈划出一圈属于韩国的 k-pop 音乐潮流。
早些年韩国女团的白瘦幼风,早就被更换为 girl crush,作品内容从勇敢做自己到反对男凝,从乖女孩转变为酷女孩,处处都是东亚女性力量。
镜头转过来,内娱依旧没有舞台。
我们的创造 101 女孩们分散在各个横店,在甜宠偶像剧里打转,营销着 " 甜妹无敌 "。
转头来看内娱。
一边是电视甜水剧狂轰乱炸,一边是电影大盘的直线垮台 ;
就算是以轻松著称的综艺,早就成了窥见明星与普通人壁垒的载体。
明星成了行走的人形立牌,内娱药丸喊了八百遍,似乎终于成真了。
究其拉开差距的原因,离不开以下几点——
要知道,在韩国,艺德大于天。
永远年轻,永远有新团会后来者居上,要想不被过江之鲫的团刷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更努力。
划水要被骂到出面道歉,假唱更是在触碰粉丝红线。
" 应援是排面,氪金能改命 " 维持不了多久的虚假粉丝流量,实打实的练习室舞台训练,一场一场磨出来的唱跳能力,才是韩国爱豆奉行的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爱豆和演员有壁。
作为底层的爱豆,很难拿到影视圈的好资源,哪怕是顶流转型,都要从小配角磨起。
因此,但凡能露脸,都会尽最大努力塑造好角色。
女爱豆林允儿,转型后五提影后,三青龙一百想一春史。男爱豆李俊昊,也在百想艺术大赏拿下最佳男主角和人气赏。
演技过硬,没有任何掺水的那种。
国内哪怕科班出身的演员,也未必有人家原声台词清晰。
编剧具有很大的话语权,有权利换掉演技不过关的角色,演技不好,谁都不买账。
去年十月,还有韩国演员朴慧恩因为演技不达标,在第一次拍摄之后就退出了。
" 作为演员,演技不好就是最大的违约。"
更重要的,在韩国那样一个财阀大国,却能拍出来无数讽刺政府与财阀集团的电影,甚至能推动法律改变,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
90 年代,韩国推行《电影振兴法》,用电影分级制度代替审查制度,并且调整了银幕配额制。
前者促进了编剧导演的自由度与话语权,创造了宽松的艺术环境;后者则不断扶持本土电影发展,支持本国影视剧全面开花。
所以我们才看见了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朴赞郁的《老男孩》等经典影片,充满着对批对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对人性的挖掘。
从此以后,韩国影视圈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了提供资金,政府减免税收,官方拨款,引进风险投资,成立网络基金会。
为了提升影响力,1996 年专门成立釜山国际电影节,致力于将韩国新人新作推到世界影坛。
为了丰富内容,特别提出多样性电影概念,扶持了数百个小众影院。
为了走向国际,李明博政府加大对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扶持力度,冲向国际竞争市场。
总统班底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 " 给予支持,但不干涉 " 始终是政府明面上的承诺。
以讽刺韩国现实出圈的《寄生虫》,更是得到了时任总统文在寅的鼓励:
" 感谢奉俊昊逾越非英语电影面临的壁垒,让韩国人引以为豪,今后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尽情发挥想象力的并大胆创作电影的环境。"
曾几何时。
我们也拥有《霸王别姬》《活着》《一代宗师》的东亚特色电影,也拥有厚重文化背景和无数天才导演与演员。
只是啊,勋名鼎鼎磨星斗,百年衰落归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