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是听,听了个寂寞。
惹得小齐哥二度咆哮——
没事你那么早戴干嘛啦!
阿岳摸着络腮胡挽尊——
不好意思,我们很难控制这几个大男孩
带着这几个熊孩子上路,真替家长们心累。
但口嫌归口嫌,等到真上路时,哥几个谁也不嫌弃谁。
骑起车来,老手带新手,一对一帮扶。
横冲直撞的仁科脑子出走,死活摸不到骑车要领,吴卓羲用残存的粉丝之爱点拨他——
智商全部回来了
看到郑钧试驾那架势,郝云立马下定决心对他特殊关照。
一会儿帮他检查头盔系没系紧,一会儿又操心他上衣拉链没拉好。
只要郑钧 " 摇摇欲坠 "," 郝弟弟 " 必先停下车第一时间帮他扶好。
但最操心的,恐怕还数 " 老父亲 " 小齐哥。
难得有机会秀车技,却生生把自己变成了服务者。
不选难度更大的二轮摩托,而是和新手扎堆的四轮摩托组共进退。
前头顾郑钧,后头顾仁科。
在他的帮助下,摩托车小白们最终成功完成沙漠骑行。
跟被节目组随机凑一块的明星旅行团不同," 烫哥 " 们更像同出于对摩托车的热爱才组团的驴友。
没有天降神兵,各显神通。
而是相互挖坑,跌跌撞撞,一边嫌弃一边拉着对方一起走。
这才是 " 人在囧途 " 类旅综的精髓。
前两期的 " 烫哥 ",不光出糗好笑,还有着旅综里少见的燃。
比起汽车自驾,摩托车自驾显然更自由,也更刺激。
来参加节目的 " 烫哥们 ",几乎都是因为贪恋这种冒险的感觉才来的。
第一期,郝云在停车场一见到摩托车,立马一溜小跑跑去摸车,包袱随手丢在地上。
对于摩托车,他是真喜欢。
哥哥们骑车也不是摆拍玩票,而是来真的。
沙漠骑行,张震岳选了速度更快,但难度也更高的二轮摩托。
即便前一天已经接受过培训,中途还是摔了好几次。
体力消耗大,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屡屡受挫,进退两难,人的耐心防线很容易被击溃。
但被问到有没有想过放弃时,他摇了摇头。
享受刺激之余,他更想看看能否突破自己的极限。
基础最薄弱的郑钧也是如此。
虽然最后为了保险起见,沙漠骑行时选择更不易翻车的四轮摩托,但前一天的培训,郑钧学的还是二轮。
别人休息的时候,他选择加练。
怕拖队友后腿,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口气。
说它燃,也就燃在这。
年纪大,技术菜又如何?
起码他们尊重这项运动,尊重这趟旅程。
就像任贤齐一开始说的,骑行的目的除了感受和享受,也希望得到所有骑行者的尊重。
无论是窘态百出的旅程,还是让人跟着热血沸腾的高燃,都让人感受到这档旅综带来的治愈力。
先前,好看的旅综,要不就是花少式的抓马戏多,简称人性观察室。
要不就是奇遇人生式的,好朋友聚一块,体验各地风情文化,特别岁月静好。
这一季的 " 烫哥 " 却给旅综打了个新花样。
通过旅途中的状况百出,共享一种情绪和氛围。
一种中二的,热血的,混乱随意却又足够松弛的氛围。
" 烫哥 " 里我最喜欢的场景,是他们第一天骑行了一天到达酒店后,偶遇路人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