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着旁人眼中代表着无脑的粉色,取得了庭审的决定性胜利。
观众瞧不起的点被极限反转,变成了角色和电影最大的爽点。
同样的操作也在第二部系列电影中重现,并且提升了游戏难度。
艾丽的战场也由小法庭,转至男性权力呈压倒性趋势的国会。
她孤身一人穿着粉色逆行在黑色人群之中。
用刻板印象瓦解着更重的刻板印象。
甚至有了一些「孤勇者」的气魄。
这也是这个镜头能成为经典画面,振奋人心的原因。
如今许多女性题材职场剧,常高举展现女性力量的大旗。
但多数时候职场戏码只被用来当做恋爱的调味剂。
女性困境,也成了加速男女主角感情进度的催化剂。
独立女性的包装背后,仍是霸总解决一切的甜宠本质。
而《律政俏佳人》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反其道而行。
电影设定将女性从沉迷恋爱关系的状态中拔出,朝自我进发。
就像艾丽拿到实习名额时说的那样,这是比恋爱更棒的事情。
而那句经典反击,也让艾丽的主体意识得到完全确立。
「我不能有一个笨蛋男友。」
与此同时,在人物陷入困境时,真命天子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解救困境者,是艾丽本身的自信和乐观。
还有女性前辈的鼓励,以及女性好友的陪伴。
同时,《律政俏佳人》更是早早矫正了不少人对于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
二十多年前的片子,已经精准规避了「雌竞」雷点。
「情敌」也能在相处中逐渐发现对方的闪光点,继而成为好友。
其实,《律政俏佳人》在如今仍有旺盛生命力,也变相反映出生活中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女性困境仍屡见不鲜。
不久前, 同样是金发的一位法学博士,就曾分享自己抵抗刻板印象的经历。
为了在会议桌上赢得对方的认真对待,女性需要特意做足准备。
而各种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一旦成了普遍偏见,甚至会让更多人忽视其中的问题。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类不尊重女性的广告,也能印证这一点。
去年,一则名为《防身术》的短片被骂上热搜。
片中自以为幽默地恶意调侃女性素颜,加重容貌焦虑。
今年年初,国际知名集团也曾因宣传广告语使用不当引发消费者质疑。
更令人心酸的是,就在前几天,又有商家将刻板印象视为理所当然。
自作聪明地将女性对自身的健康要求异化,全然意识不到背后的恶意。
文案更改前后
即便是将刻板印象进行美化,也更改不了歧视的事实。
正如妇女节改名为「女神节」「女王节」。
创造消费需求的话术背后,实则仍是将女性按隐形标准分类。
如果女性只能通过「买买买」才能成为「女王」,那这王冠又有何意趣。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女性意识的提升,这类「骗术」也逐渐在女性消费群体中失灵。
其实,《律政俏佳人》虽然经典但也有局限性。
比如艾丽的主角光环,让所有难题都稍显儿戏。
同时为了突显主角魅力,制造了更多其他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