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李诞 " 无视 " 的刘旸,在《喜剧大赛 2》里,成立 " 老师好 " 小组,贡献了这一季里第一个 " 开门红 " 的作品。
虽然后来被土豆吕严的《进化论》淘汰,但也是终于迈出成为 " 脸熟 " 演员的第一步。
《脱口秀大赛》不再是国内单口演员的唯一线上舞台。
单立人的向外出走,笑果人在比赛中的疲态,如今国内脱口秀的青黄不接 …… 观众都看在眼里。
Sir 很难给脱口秀演员该登上什么样的 " 舞台 ",下一个绝对的定义。
商业角度,大王必然会抬高身价。
《脱口秀大会 3》结束后,根据 @娱乐独角兽 的不完全统计,呼兰在近两个月里的商务品牌活动已经有 8 家;
2021 年,庞博、杨笠、王勉、呼兰四个人加起来总共参加综艺 27 档,四人参加的品牌活动以及代言活动在 46 次及以上(数据来自 ©️胖鲸)。
甚至还有谣言说呼兰出场费 500 万,自然也被他编进了段子里。
可就从呼兰个人的创作空间来说。
他是被 " 剥削 " 的。
甚至很多 " 呼兰们 " 在一年一次的《脱口秀大会》与其他综艺的录制上,都出现了 " 没时间写段子 " 的情况,今年尤甚。
决赛里,他说 " 这一轮已经没有素材,我都去赶集了。"
段子来源,确有其事。
网友在小红书上找到他们喝羊汤的照片。
很可惜的是,他与徐志胜 " 赶大集 "、喝羊汤的事儿,推导出的笑点不过又是再一次 cue 回了徐志胜的长相上,并没有之前段子的精彩和巧妙。
而他的 " 再赶五分钟脱口秀大集 ",从文本看,是在将 5 分钟的段子 " 商品化 ",成为每年来脱口秀大集上招呼观众来凑个热闹,随便看看的小商品。
虽然有 " 笑果 ",但细着听,有些悲伤。
在这条跑道里,演员们想要表达的空间被压缩,想要表达的内容剪辑、删减,表演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
可以说,线上的演出让演员们囿于这台上表演的五分钟。
要在 5 分钟里说清论点,加上出梗,甚至与众不同,这不仅仅是演员们创作的天花板,也是他们四周的承重墙。
综上——
" 大王 " 之路是一条单向道,并不适合所有演员。
像梁海源的这一次比赛,将自己专场《坐在角落里的人》里压轴的梗挑出来比赛,舞台效果不如在现场的好。
这一届梁海源也声明,从此会退出比赛,专心做好专场。
去年,周奇墨也将自己专场的段子做决赛冲刺最后的 "5 分钟 ",但巧妙的是他模仿了杨波、王建国、张博洋,以这种方式炸了场。
而这一次,呼兰在最后决赛的两场比赛里。
若是论段子的结构、内容,记忆点着实是不如鸟鸟、毛豆。鸟鸟的 " 中悲、大悲、超大悲 ",毛豆的 " 中华小当家 ",也都是从自己的经历与人设出发,有真实感。
难道呼兰的段子 " 失真 " 了?
Sir 认为,还得是看这句戏言——
我想做大海
在他接受笑果工厂的《从段子到段子》采访,他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大海看着人走人来,潮起潮落,这些都不是个事儿。它不觉得是个事儿,是因为它活得久,看得久。
" 我没办法,我时间能拉到多长呢。我还能有几个十年,几个二十年?"
这一年里,很多人的时间都被浪费了。
这是呼兰的痛处,也是所有爱喜剧的人的痛楚。
所以到了这一年、这一季,大王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能结束 " 大王 " 的消耗,让荣光慢慢淡去,让演员能从商务里抽身,回归到日常的创作中,让创作与演出有着良性循环。
是观众、演员本身就已经非常着急的需求。
这也是李诞在节目尾声时所表达的 " 野心 ":" 脱口秀做到第五季,我还是觉得太少了。"
野心是打引号的——
李诞再清楚不过,节目、行业、生态,如今远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对于向来都是 " 人间清醒 " 的呼兰来说,喜剧是什么。
他也看得明白。
我觉得笑是生活的麻药
生活向你开刀
就是让你麻那么一个小时
麻药 麻药 它不治病啊
不要高估自己
麻药,不过就是生活中的安慰剂,5 分钟、半小时、或是一个专场之后,脱口秀能改变什么。
也如周奇墨在《圆桌派》里谈到的。
中国的脱口秀观众,心智上的成人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