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证人》上映后,杨幂饰演的盲人角色被观众百般吐槽。
《绣春刀 2:修罗战场》中网友把她和刘诗诗对比,被指演技拉胯。
后来,杨幂索性放弃,发挥自己流量的长处成为一名合格的商人,开始在叫座不叫好的烂剧里混迹。
拍电影,票房低没关系,杨幂心跟明镜似的:" 我就是来挣钱的 "。
作为商人,不设定虚无缥缈的梦想,落袋为安才是最终目的,这甚至使得杨幂一度被称 " 清醒通透 "。
在凤凰网娱乐的采访中杨幂对演技理直气壮躺平:有就有,没有就算了。
下一个十年,
杨幂还能在人设上狂奔吗?
烈火烹油,流量凶猛。
比起那些难以触及的 " 演技 ",彼时的杨幂已经深谙娱乐圈流量之道。
她的套路,是于正式炒作的总和。
买热搜,卖人设。
据网友统计,2017 年杨幂共上热搜 128 次,尝到甜头,2018 年底,杨幂又累计上热搜 246 次。
细数下来,杨幂的每个身体部位、从头到脚似乎都上过热搜。
连刘海、礼服和感冒都能在热搜上溜一下。
作为流量时代的第一人,这些年,杨幂在拼命打造人设的路上不遗余力。
几年前,杨幂营销的还是少女感,离婚后,是独立女性人设,金句频出,每句话都是精准的 " 热搜体 "。
从《亲爱的,请放轻松》中呛张大大 " 哪个人不辛苦 " 被热搜狂夸。
到《奇葩说》中以金句 " 我是前任的人脉 " 坐实大女主人设。
再到今年的慢综《毛雪汪》中疯狂输出 " 恋爱观 ",放下豪言," 如果他是因为我有钱跟我好的话,我可太开心了,因为我有钱 "。
渐渐地,你总能从杨幂那些好像很有道理的人生哲言品出一点套路化的模式。
她变成一个合格的 " 商品 ",演技是一个模版,综艺又一个模版,万千个人设里,又有哪一个面具下是真实的她。
或许,曾经的杨幂还有成为一个好演员的企图心。
只不过,路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就如同杨幂本人所说 " 质量完全没有想过 "。
但那些模式化的套路,等到观众免疫,下一个十年,杨幂还能在人设上狂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