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原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截至2021年2月,校园占地57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1200亩,教学林场5.5万亩,资产总值39.7亿元;拥有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03万册,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31万册;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2万人,研究生7000多人;有教职工3108人,专任教师1762人。
5、华侨大学
创办时间:1960年
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学、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是福建省第二所设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教授、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府,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是首批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香港政府特许的招收副学士升学试点大学之一,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居福建省第二位。
学校有泉州和厦门两个校区,在新加坡设有南洋学院,在巴塞罗那设有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在曼谷、普吉、维也纳等地设有孔子学院,在全球五大洲设有77个办事或招生机构;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551人,研究生5953人,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学生4969人,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5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0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6、福建医科大学
创办时间:1937年
福建医科大学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同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50亩;设有21个学院(部),29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有教职医护员工13200多人(含附属医院),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有专任教师163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07%,教授505人,副教授610人;学校博士点总数位居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含军队院校)第8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56个;拥有7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临床医学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临床教学医院。
7、集美大学
创办时间:1918年
集美大学(JiMei University),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办学始于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2300多亩,校舍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有21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2021年11月数据);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在校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600多人,研究生1500多人,国际学生近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