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消失的孩子豆瓣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1 豆瓣   孩子

从《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的大爆,到《风起陇西》《开端》的出圈……近年来,悬疑剧已经成了国产剧中的热门赛道。近期,又一部口碑国产悬疑剧上线了——由赵小鸥、赵小溪执导,佟大为、魏晨、于文文、李晟主演的悬疑剧《消失的孩子》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

一个寻常的冬日清晨,杨远9岁的儿子莫莫离奇消失在居民楼楼道里……《消失的孩子》一经播出,就凭借紧张刺激的楼道失踪案剧情以及对社会人性多面的刻画,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开播第二日,该剧便收获了同时段六网省级卫视第一的好成绩,还登上猫眼电视剧榜、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豆瓣实时热门书影音等多个权威数据媒体榜单。目前,《消失的孩子》在豆瓣斩获了7.7分的评分,超过69.7%的观众给予了4星以上的评价,堪称近期悬疑剧中的佼佼者。

那么,《消失的孩子》是凭借哪些优势得以在悬疑剧“卷中卷”的赛道上闯出一方天地?

悬疑剧要想好看,首先得有一个丰满、“立得住”的故事。《消失的孩子》改编自贝客邦的小说《海葵》,并延续了原著的故事框架和主体剧情,无“魔改”之虞。

而豆瓣评分高达8.6分的原著,为《消失的孩子》提供了坚实的故事框架和血肉丰富情节:一个看似寻常的冬至清晨,杨远9岁的儿子莫莫在楼梯间消失无踪,民警调查发现他在失踪前一刻曾潜入邻居家中,而可疑的邻居有着牢固的不在场证明,仿佛遥控一般操纵着一场密室逃脱的魔术。单元的另一边,袁午的父亲酒后猝亡,为了冒领退休金,袁午决定在出租屋藏匿父亲的尸体,其间,罹患神经官能症的他遭遇了幻觉和现实交织的恐惧,又在无意间触及了另一个谜团。半年前,单身独居的女白领林楚萍在自己家中醒来发现熟睡中被侵犯,而凶手却毫无头绪,只有窗台上留下的一块乙醚手帕……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和事,在不同时空里相互交叠,又在莫莫失踪的一刻被无形的手按下了启动键,人物命运的齿轮互相咬合、彼此互动,故事大幕缓缓开启……让剧集看点十足。

剧中,将平平无奇的老式小区、鸡零狗碎的生活日常、小吵小闹的中年夫妻、热爱“吃瓜”的街坊四邻等司空见惯的人与事,和小孩消失、骗保藏尸这样的戏剧性的情节杂糅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日常化惊悚”“社会派悬疑剧”的气质。也正是这份“故作冷静”,让故事谜底更具备吸引力——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最为汹涌,日常生活背后潜藏的人性阴暗面,更让人心寒。

另外,为了适应当下观众快节奏的观影习惯,《消失的孩子》在叙事手法上,采取了与原著迥然不同的风格:小说《海葵》主打内敛式惊悚;而剧集是全盘托出,从一开篇就利用晃动的镜头、跳跃的剪辑、人物表情特写和氛围感十足的轰隆配乐,将迷离复杂的悬疑感做足,让观众一秒入戏。

阵容惊喜是《消失的孩子》的另一大看点:不仅有佟大为这样的中生代实力男演员,成功转型演员的“快男”魏晨,还有“小燕子”李晟,“乘风破浪的姐姐”李斯丹妮、于文文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演戏经历长短不一,《消失的孩子》中大部分主演都是首次出演悬疑题材的新人,而全员挑战反差感大的角色更是将悬疑的氛围感拉满。佟大为饰演的杨远,是一个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普通父亲,但平日里与妻子陶芳的频繁争吵也让他倍感疲倦,孩子莫莫的离奇失踪,让杨远的崩溃情绪彻底被激发出来,褪去隐忍软弱的外壳,一次次走向失控的边缘,找到孩子似乎已经成为他生活里的唯一信念。

为了突出这个普通中年男人的疲惫日常,拍摄中,化妆师特意将佟大为的眼袋、肿脸泡做了强化,这个顶着一头油腻头发、日常穿着一身平价保暖内衣在家中晃悠的男人,被工作追赶、被妻子数落、被孩子埋怨……处处被动。而正是这个“被动”的父亲形象,让佟大为有了创作的冲动:“杨远打动我的点是他有差异化,这个爸爸无论在剧里还是小说中,都很‘被动’,他不像我以往演的那些爸爸能够推着故事往前走。杨远更多是‘事儿发生了,他被事情推着走’。”

魏晨饰演的“搬砖人”袁午,则是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父母疼爱,却因沉迷赌博和罹患神经官能症,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落魄租客。穿着一身西装、拎着商务手提包的他,脸颊凹陷,颧骨凸出,浑身都散发着脆弱敏感和颓废不安的气息,和演员本人明朗的形象大相径庭。

相关阅读:

  • 《灵媒》有灵力的灵媒为什么死得那么快?电影的豆瓣评分
  • 《刘墉追案》豆瓣评分是多少?为什么观众觉得这类剧过时
  • 《扫黑风暴》里的反派太坏,收官之战被吐槽,豆瓣评分降低
  • 《云南虫谷》开播,豆瓣评分一路下降,口碑遭受质疑
  • 新版《天龙八部》豆瓣评分不理想,选角失败导致全面失败
  • 她回来了,内娱要变天了
  • 鹿死谁手,还看这
  • 十几个女人,三部好剧!
  • 网飞爆火新韩剧破《鱿鱼游戏》纪录!一半吹神作,一半喷
  • 这节目看了十年,我还是买不起房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