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中式美人」突然上了热搜。
网友纷纷提名了自己心目中的中式美人。
从《神雕侠侣》到《梦华录》,她因为颜值一次次出圈.
但,呼声最高的女明星却并非刘亦菲。
它改编自茅盾的小说,由余华参与编剧。
而比起如此强大的班底,更令人念念不忘的还是陈红饰演的女主角。
看过的观众无不被她惊艳,盛赞她是「第一美好的女性」。
比起当下内娱流行的白瘦幼审美,陈红则代表着更传统的中式审美。
正诠释了《红楼梦》对「群芳之冠」薛宝钗的描写: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更重要的是角色的气质。
陈红饰演的女主婉卿是江南的大家闺秀。
没有太平公主的哀婉,也没有嫦娥的清冷,变得更接地气。
她的美没有攻击性,是洗去一身铅华的温婉清丽。
伤心的时候,脸上不是极度的愤怒或生气。
就连狼狈淋雨的时候,也是美的。
似乎天上的雨都在为她烘托「氛围感」。
而在丈夫烂赌,自甘堕落的时候。
用自己的嫁妆和喜欢的首饰赎回家业,替丈夫善后。
之后,她明明能感受到所在的环境太闷了,预知自己所在的封建大家族会走向衰落。
但另一方面,婉卿又有着超越时代的认知。
她的志向,其实是将家族的生意做大做强。
而在封建社会背景之下,一位女性可以不顾世俗眼光,抛头露面创业,同样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在理解这一层面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角色的魅力。
婉卿的爱情和婚姻,是原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封建礼教的倾轧,她做出了不同于世俗的叛逆选择。
爱她的两个男主都十分软弱,任由自己的婚姻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
另一个男主,婉卿包办婚姻的对象黄和光,则难违父命。
相比于这两人的懦弱,婉卿是坦坦荡荡的。
洞房花烛夜,她提前听到风声,清楚黄和光不想娶她。
她的爱是干净利落的,从不自轻自贱。
即便最后,她和黄和光消除芥蒂,自己也同时爱上了这两个男人,但都没洒狗血。
尽管心有不舍,但还是会鼓励黄和光去外面看一看,参加革命。
同时,也没有陷入空喊口号的革命之中,而是用实际行动做表率。
可中途却被一个小叫花子挡住了。
而她并没有生气,还给小叫花子解围。
在小叫花子被道德绑架,不该抢捐赠的钱的时候。
她深知这一点,不仅捐助革命军,也帮助了底层儿童。
婉卿从不随波逐流,她有自己的大局观。
究其原因是,她活得清醒通透,能够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处理弟弟的包办婚姻时,她格外宽容。
既包容了弟弟的出轨,又容忍了弟妹的偷情行为。
而在出轨曝光,弟妹要被人沉河的时候。
她又选择偷偷放走弟妹,避免悲剧的发生。
在自己的婚姻中,婉卿也能够看清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相守。
在和黄和光新婚不久后。
她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黄和光没有性能力。
可她却有勇气接受,觉得婚姻不是一定要卿卿我我才行。
而这不是婉卿在一味牺牲。
放在那时来看,许多婚姻都是简单粗暴的把两个人捏在一起,没有一点爱情。
所谓的夫妻之实不过是一道冰冷的流程,让人麻木地执行。
「我以为春秋时节,你我二人,游遍名山圣水,看尽炎凉世态。若路见不平,你我拔刀相助。扶危济贫,挥金如土,栽花种草,赋诗饮酒,这可是神仙过的日子。何必一定要倒凤颠鸾,才算鱼水之乐呢?」
她的想法脱离了当时的时代限制,是现代意识的初显。
而角色魅力和陈红的美相得益彰,才铸造了经典,使观众念念不忘。
其实,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婉卿的人设埋了不少雷点。
可正是这样一个传统女性的格局观,却超越了当下很多所谓的大女主。
毛尖曾在批判当下的国产剧时总结道:
「国产剧,绝大多数都是懒惰剧,也就是套路剧,等到套路扩张到女性主义场域,也会出现一大批神兜兜的面具女权,所以,国产剧不是在女性问题上如此狭隘,国产剧是整体性的狭隘。当然,体现在女性表现上,特别触目。……当今的女性影像平台上,有男人爱,有两个以上男人爱,有多民族男人爱,是女性等级的表征,如此,一旦失恋,剩下自己面对自己,只好去搞事业,这种应激的独立是女性主义的话,那狗跳墙就是物种进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