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线上看车指南丨汽车消费市场稳步回升:自主、合资进退交锋七月线上看车指南丨华为吉利反向呼应,纯电混动风起云涌
7月的最后一周,以长城、长安、比亚迪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集中发力,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则迎来众多重量级“选手”。
7月25日,长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魏牌推出了第二款DHT-PHEV车型拿铁DHT-PHEV,基于魏牌“0焦虑智能电动”的品牌战略,拿铁DHT-PHEV凭借两挡DHT技术实力,带来全场景、全速域的“快顺静省”驾驶体验,实现“性能0焦虑”与“续航0焦虑”的出行体验。
就在拿铁DHT-PHEV上市当天,长安深蓝SL03则一次性推出氢燃料、纯电动和增程式三款能源车型,在完善品牌产品矩阵的同时,也弥补了氢燃料乘用车领域的空白。
作为国内率先停产燃油车的企业,比亚迪再次“放大招”,于7月29日正式推出新能源车型海豹,继续向高端化进发。
不过,就在长城、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纷纷推出拿铁DHT-PHEV、海豹、深蓝SL03等20万级以上的新能源车型,冲击高端市场的同时,豪华品牌也在加速新能源转型。
7月25日,梅赛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纯电车型——全新EQE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接受预订,率先上市的三款车型:350先锋版、350豪华版及350先型特别版,预售价格分别为人民币53万元、55万元、59万元。
随着众多新能源车型的密集上市,中国能源汽车市场已然步入了群雄逐鹿的全新时代。
乘着新能源的东风,在燃油车时代不温不火的比亚迪翻身成了自主品牌的门面之一,旗下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的多款车型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上占据前列,海豚的订单一度排到半年以后。
而这一次,比亚迪要尝试的是竞争异常激烈的20-30万元价格区间。
不同于王朝系列的设计语言,比亚迪海豹的运动属性和年轻化更加强烈,线条设计使整车带着一股海洋的律动感,侧面来看海豹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溜背造型,腰线在C柱位置上扬,为这只“海豹”增添了一分肌肉感。
上市于7月29日的海豹售价区间为20.98万元-28.68万元,与特斯拉Model3 (27.8万元-36.8万元)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二者在配置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溜背设计、双电机四驱系统以及极强的动力性能。但从续航来看,海豹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得益于CTB技术,其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提高了60%,海豹(700km长续航后驱版)相较于Model3(后轮驱动版)拥有更大的容量的电池,700公里的CTLC功况下续航也高出后者556公里一大截。
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与特斯拉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从硬件来看,海豹搭载了5个摄像头,6个超声波雷达和3个毫米波雷达,而Model3则拥有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1个毫米波雷达,此外还搭载了自研FSD芯片,显然压过海豹一头。软件方面,不同于特斯拉的自研路线,比亚迪更加依赖外部供应商,智能驾驶系统也因此成为海豹的短板。
在单车利润率不断下行的行情下,如何提高品牌溢价能力成为了比亚迪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海豹的上市,海洋系列的销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体来看,海豹虽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逊于竞品车型,但其售价也相应降低,同时,在续航里程、车身安全性、内饰用料上,海豹都给出了极大的诚意。
7月25日,长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魏牌推出了第二款DHT-PHEV车型拿铁DHT-PHEV,售价区间为22.9-26.3万元,共推出三款配置供消费者选择。
新车基于魏牌“0焦虑智能电动”的品牌战略,拿铁DHT-PHEV凭借两挡DHT技术实力,带来全场景、全速域的“快顺静省”驾驶体验,实现“性能0焦虑”与“续航0焦虑”的出行体验。
外观方面,拿铁DHT-PHEV延续了魏牌中式豪华SUV的设计风格,整体沉稳大气,线条轮廓饱满,配色也十分丰富,提供了7种“咖啡风味”的配色,基本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动力方面,拿铁DHT-PHEV采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搭载由“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的1.5T发动机、“世界十佳变速器”称号的130kW高集成DHT变速箱、34kWh高能量密度电池包、135kW高性能电后驱动桥(四驱)组成的动力总成。最大可迸发出321kW综合功率,762N·m综合扭矩,实现5.2s零百加速。另外,两驱版可实现184km超长纯电续航、1000km+综合续航。多种动力选择,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多元用车需求。
在补能方面,拿铁DHT-PHEV支持3种补能方式,包括48kW极速快充,电量从10%到80%,仅需29分钟;在6.6kW智能慢充状态下,5小时充满;也可以使用3.5kW家用充电,跟家用的220V电源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