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交付的货轮——“德堡”号就出现了质量严重不过关的问题,但中国监造小组验收不严谨,被扯住了“小辫子”,有关领导又顾及中国与罗马尼亚的友谊,暗示船员正式接受这艘品质堪忧的货轮,如此便把接船的30多位水手一并送上了不归路。
在货轮沉没的那一刻,只有5位水手幸运地依靠救生筏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最终能在印度洋挣扎着等到救援的,只剩下2人。他们吞吃鱼鸟和木头,在印度洋搏斗24天后,才终于被路过的船只救起,被护送回了中国。
1986年2月7日,怀揣着“德堡”号的期待,广州海运局奉命前来接船的35名水手终于抵达了罗马尼亚。怎知,真正见到“德堡”号后,众人便如被冷水迎面浇来一样,从头寒到了脚底心。
船帮厚厚的铁锈上结出了厚厚的一层白霜,工人们视若无睹,继续往上刷漆。木头制造的船体则像皲裂的树皮一样,透着腐败和轻薄,让人一看,就觉得心生不安。
甲板上,透过防水门,水正在不断渗进船舱里。舷窗的封条也常被海风吹开,就连吊装滑轮也缺了一颗螺丝,驾驶座上的仪表盘则是指针乱晃,不断“闹着脾气”。
然而,基于中罗一向友好的国家关系,中国监造小组在还没有正式验收之前,就已经在反映该船质量的文件上写了认可。罗马尼亚的厂家就以此为由,坚称这艘船早就验收了,现在出现什么问题也与厂家无关。
这种“强盗”口吻,着实激怒了在场的中国水手。遗憾的是,当他们辗转把消息传回国内后,有关领导却不打算追责,相反,他示意要以大局为重,为维护中罗友谊吃下这个闷亏。
“德堡”号沉没之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并没有被接收到,因此,在得不到救援的情况下,随着“德堡”号的沉没,海洋也一并吞噬了30位水手的性命。
原本,他们也会步之前3位水手的后尘,面临着失水而死的境遇,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短暂解决了他们的饮水问题。
他们也从中感觉到了希望,挣扎着用撕下来的布条捕鱼,捕食落在救生筏上的海鸥,甚至硬啃飘在海面上的木头。就这样,靠着一场雨水、一些生肉,一些木头,在印度洋搏斗了24天后,他们等来了救援。
然而,因为政治上的顾虑,在这之后,中国除了表达对日本船员的感谢之外,并没有拒绝验收罗马尼亚厂家之后生产的几艘货轮。只是基于之前的教训,在接回货轮的时候,特地派出几艘船护航。这才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