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答应要来救我,怎么还不来?"父母在电话里等着他救援,可他因有救援任务在身无法前往,好在后来得知父母一切平安,受伤的母亲被直升机转运至雅安市,并且已经接受了手术治疗。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队的通信员苟磊,在时隔一天后,终于和父亲、姐姐见了面。他没能见到母亲,心怀愧疚,对着母亲所在的住院楼敬了个礼,转身又投入救援任务。(详情)(通讯员 邱魏红 现代快报+记者 王瑞)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拨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11万件套。其中,向甘孜州调拨救灾物资6.4万件套:中央物资1.8万件套,省级物资4.6万件套;向雅安调拨救灾物资4.6万件套:中央物资0.5万件套,省级物资4.1万件套。共设置安置点131个,集中安置2.3万余人,其中,甘孜州安置点45个,集中安置1.7万余人,雅安市设置点86个,集中安置0.6万余人。
经调度甘孜州委办、雅安市委办和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截至8日8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82人死亡,其中甘孜州泸定县46人死亡,雅安市石棉县36人死亡,地震还造成35人失联、270余人受伤(其中危重伤4人、重伤62人)。(总台记者 朱兴建 黄鹂 李朕)
灾后救援第三日,国家级重症专家组和紧急医学救援队深入灾区指导伤员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和集中救治原则,将重症伤员全部集中收治到高水平医院,国家级重症专家组驻点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十多位学科权威专家团队开展5G远程会诊,尽最大努力提升救治效果。同时,制定《地震灾区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防疫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地震灾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灾情、 疫情叠加。各项灾后救治和防疫工作持续推进。
四川泸定警用无人机发现的两名幸存者已被成功救出
9月7日上午,警用无人机发现的泸定县湾东两名被困幸存者,通过公安机关无人机定位标点获得被困人员经纬度以及周边环境影像,上报指挥部后,为救援单位提供了可靠信息。目前,2名受困人员已被成功解救,安置在在德威镇贡嘎山小学集中安置点,两人身体均无受伤。(总台记者 黄鹂)
9月7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参与此次泸定地震救援的一名消防员,曾经历过汶川地震。现年20岁的他从一名被救者,成了一名救援者,并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汶川哥哥",在网上火了。他,就是张自立。据了解,张自立目前在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汶川大队工作,刚入职不到4个月。9月7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张自立,得知自己在网上"爆红",他说自己救援时"只想着能多做点就多做点"(详情)。(通讯员 彭科 苟猛 卢耀强 现代快报+记者 王瑞)
9月7日8时30分,经过36个小时奋力营救,受困于大岗山工区的236名施工人员通过冲锋艇全部安全转出,并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至此,泸石高速项目所有因灾受困人员全部脱险。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省道217多处滑坡垮塌造成道路中断。通往泸石高速在建项目TJ6标大岗山工区的唯一进场道路大面积损毁,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通行,236名施工人员全部受困,3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开展营救,3名伤员于当天被转出,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身体状态稳定。(总台记者 贾宜超)
9月5日12点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接到灾情通报后,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立即启动地震应急救援预案,由郑德忠支队长带成都前置备勤分队共16车、100人、600余件套救援装备,紧急赶赴震中紧张救援(详情)。(通讯员 谭昊 现代快报+记者 王瑞)
9月7日,四川甘孜州交通运输局和海螺沟管理局发布公告,为方便"9·5"泸定地震滞留游客和群众安全有序转运,将临时开通泸定县磨西镇至康定市应急运输线。该班线运行路线,自磨西镇经雅家埂至康定市。上车地点为磨西镇磨西饭店,下车地点为康定市汽车站。发车时间为每天10:00。
公告中明确,所有乘车人员必须严格落实"一扫三查戴口罩",即扫"川行通"、查验"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时,按照《甘孜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23号)要求,到达康定后主动向社区(宾馆、单位)报备,一周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若违反疫情防控要求,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