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古色之青 万物生长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4 万物   生长   古色

2022年春晚,最美舞蹈《只此青绿》刷屏。在迷醉于具有古典美的舞蹈之时,观众也被青绿之色所深深震撼。青绿色隶属于中国传统色大家族,它就像一扇窗,引领我们走进具有东方神韵的色彩美学,去领略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美轮美奂。

青色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只此青绿》舞蹈的灵感来源——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中,可以看到主色调是蓝和绿。其实,青的色值间域很广阔,并不指某个单一色彩。这正是中国传统色的特别之处——用汉字而非数字描述色彩,虽不够精确,但也因此给了想象力和诗意生长的空间。

“青”字的甲骨文,上面是“生”,下面是“丹”,是一个会意字,看起来像一株小草生长出来的样子。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说:“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也就是说,青是万物初生时的颜色,但后来青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在古人看来,色彩并不只是视觉效果,而是与天地宇宙有着密切关联。颜色与空间方位、五行一一对应。青色对应着东方以及四时五候中的春、五行中的木、五帝中的青帝。《说文解字》里说:“青,东方色也。”东方属木,青色又是草木色,所以青所对应的东方,不仅仅是古人对生命开端的敬畏,更是对自然的尊崇。青字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大自然中呈现出的绿色,那是生长的开始。

青涵盖了绿,但不仅仅是绿。杜甫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所以青色又指蓝色。《楚辞·大招》中有句“青色直眉,美目媔只”,清代蒋骥注解说:“《大招》云‘青色直眉’,青亦指黑。”也就是说,青色还可以指黑色。“青丝”意为乌黑的头发,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才有诗句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为青色的主色调,蓝最早是指一种植物。《诗经》有句“终朝采蓝”,这里的蓝指一种可以用来染色的蓼蓝草。《说文解字》中明确说:“蓝,染青草也。”蓝就是能够提炼出青色染料的草。所以,才有了那句熟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说,青正是蓝所创造。

大约从隋唐开始,蓝才开始成为一种颜色的名称,但在中国传统色中,蓝始终脱不出青的范畴。蓝在青中,青覆盖着蓝,这是中国色彩的相融相生、相契相合。我们常说“青天”,也常说“苍天”。苍,其实是青的别称。《说文解字》解释说:“苍,草色也。”墨子曾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实际上,苍在代称指青色时,别有一种时空深广的感觉,也可以看作是深青。如此,才有“蒹葭苍苍,白鹭为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就有了现在的常用词“苍茫”“苍凉”……

所以,青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色彩,也并不只着眼于视觉,它涵盖了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以及人类对于生命、生活的种种体悟。但这并不代表一味玄虚,古人自有办法让美妙的色相在现实中鲜明、真切地呈现出来。服饰上的青,是柔软的青,这种青色,是蓝或黑,相对比较沉稳保守。相比于服饰,青色在坚硬瓷器上的色彩呈现更加多元,更能施展它的无限魅力。秘色瓷如冰似玉,色泽温润,美得不可方物;一度只存在于文献中的秘色瓷,在1987年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现出真身,13件青色瓷器,在物账碑上明确标记为“瓷秘色”。

唐代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用“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捩翠融青”“嫩荷涵露”等来形容秘色瓷的质感和色泽。唐代陆龟蒙,则从整体上描写秘色瓷开窑瞬间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具体来说,秘色瓷的青是色如新茗碧草、清透如澄空秋水,像新茶春草似的轻浅又纯净的绿色。这是青在瓷器上的绿色渲染,青当然不会忘记它的另一主色调——蓝。

青花瓷从唐代源起,元代成熟,明代顶峰,清代出现衍生品种。青色系中的蓝色就这样在中国瓷器上大放异彩,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青花瓷的美丽身姿。“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一曲《青花瓷》,将多少人带回到那个泛着古典青色的美妙旧梦中。

漫步在古老街巷,青色的砖瓦覆盖之下,是青苔铺满台阶的老屋;青天白云之下,大地上鲜花盛开,青草如茵,一群青春少年正迈步走向未来……

青,是一种古老的色彩,却又如此年轻;它也是传统色写给人类和自然万物的一封情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阅读:

  • 哲学思想遇到艺术设计:人是万物的尺度
  • 十二生肖马和蛇相冲吗,蛇和马属相冲吗
  • 立夏丨听,万物至此皆长大……
  • 江苏物种日历·立夏 | 薰风带夏来,万物并秀
  • 立夏万物皆长大,长大了别忘记她~
  • 明日立夏:一年中养心的黄金期,记得做好4件事,解郁化浊祛
  • 小满|小得盈满、万物可期!满怀希望向前再向前!
  • 浙里节气 · 小满:万物始茂,盈而未满
  • 520表白文案,520情人节文案,整理了一些好的文案让你撒狗
  • 澎湃视觉每日海报|万物共生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