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价策略打天下的蜜雪冰城,成功抓住了消费市场的流量密码,在下沉市场独占鳌头,市场知名度节节攀升。不过,此时的蜜雪冰城以直营为主,开店速度并不快。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10年,当年蜜雪冰城正式开启“直营+加盟”的模式,凭借“加盟换规模,低价换市场”的策略,蜜雪冰城驶入了规模扩张的快车道。
官网信息显示,蜜雪冰城在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会城市每年的加盟费分别为7000元、9000元、11000元,此外还涉及保证金、管理费、设备投入等,整体算下来,开一家蜜雪冰城加盟店的投资预计37万元起。
虽然投资不菲,各地加盟商仍然蜂拥而至。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在2014年的门店仅有1000家,2018年突破5000家,2020年突破10000家,2021年突破20000家。8年翻20倍,这样的扩张速度,在整个餐饮界都很难找到第二家。
值得一提的是,从0到10000家门店,蜜雪冰城用了20年时间,而从10000到20000家门店,蜜雪冰城仅用了1年时间,规模扩张速度简直令人望尘莫及。
在新式茶饮行业,蜜雪冰城的模仿者不在少数,但蜜雪冰城真正做到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说到底,是因为蜜雪冰城早年已经搭建起完美的生态闭环。
为提高竞争优势,蜜雪冰城不断外延业务边界,补充产品线。2020年,蜜雪冰城推出5元一杯的现磨咖啡“幸运咖”,至2020年6月,“幸运咖”门店突破1000家。
有知情人士透露,辅导期间,蜜雪冰城尝试将业务触角伸向瓶装水市场,目前已获得“雪王爱喝水”的多项外观专利授权,还成功申请了“雪王爱喝水”商标。
据了解,“雪王爱喝水”的定价在1-2元之间,符合蜜雪冰城一贯的平价策略,且瓶装水与奶茶等均属于饮品系列,所瞄准的消费人群也高度重合。
需要指出的是,瓶装水市场看似不起眼,却蕴藏无限商机,是实打实的高利润行业。例如,中国前首富宗庆后和现首富钟睒睒,其名下都布局了瓶装水业务。
除了不断扩充产品线,蜜雪冰城还有更大的抱负,公司在2021年成立了雪王投资公司,开始在投资领域大展拳脚。
2021年,雪王投资将第一笔投资给了广东茶饮品牌“汇茶”。2022年,雪王投资又投资了河南鸡装箱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产品包括十几种口味炸鸡及预包装产品“冷吃炸鸡”。
一路狂奔的蜜雪冰城,不仅收获了财富与名望,也遭遇了“扩张后遗症”。尤其蜜雪冰城门店加盟扩张的弊端日益凸显,其中食品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2021年5月,蜜雪冰城的董事兼总经理张红甫被河南监管部门约谈,因为蜜雪冰城的多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当时张红甫曾表态,要加强各区域门店互查制度建设,做到食材效期问题“零发生”。
但进入2022年以来,蜜雪冰城的多家门店依然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行政处罚。今年4月、5月和7月,在北京、延安和恭城瑶族自治县均有蜜雪冰城奶茶店被处罚。
8月底,有顾客反映在蜜雪冰城饮品中发现虫状异物,该事件一度登上热搜榜。随后,蜜雪冰城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
而在网络维权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蜜雪冰城的相关投诉超过4000条,涉及饮品中有异物、退单后退款难、服务质量差等多个问题。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蜜雪冰城在食品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赶在蜜雪冰城冲击IPO的关键阶段,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将影响其上市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摘得港股“新式茶饮第一股”桂冠的奈雪的茶,在港股的日子并不好过。自2021年6月上市以来,奈雪的茶股价累计大跌70%,最新股价约5港元出头,总市值约90亿港元。
同处新式茶饮赛道,外界习惯于将奈雪的茶与蜜雪冰城放在一起做比较。当奈雪的茶遭遇二级市场考验之际,蜜雪冰城能否顺利跨过A股门槛,书写不一样的财富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