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句俗语:“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屐”。翻开广州地图,或许你难以想象,历史上约十五平方公里的广州老城区,密密麻麻分布着近六十条骑楼街。
作为一种近代商住合一的建筑,骑楼百年前在广州兴起,融合中外建筑特点,与广州人的生活哲学一拍即合,与广州近代商业繁荣相伴而生。骑楼街是广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见证中国建筑文化从古代向近代、现代转型。它留着岁月的痕迹,藏着记忆和乡愁,如今被赋予新生,重焕光彩。
骑楼在广州人的生活中有着不轻的分量。作家梁凤莲曾说骑楼:骑楼不仅成就了广州的风貌,也成全了广州的气派格局,散淡的却又自在机巧的,日晒雨淋仍悠然信步,闲适放松却又内藏妙用,你来我往不沾不滞的,皆大欢喜能收能放的,二楼与大街相通,店铺与众生相连,表情与功能均是灵巧多样的,广州的骑楼活脱脱就有了一副活色生香的面孔。
广州骑楼源于何时何地?有人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大约于19世纪传入东南亚,后又传至中国,进入广州;也有人说是来自岭南传统的干栏式民居。据《广州市志》(卷三)所载,“骑楼”是外国券柱廊式建筑形式传入后与广东地区的特点长期融合演化而逐步发展成的一种具有岭南特征的建筑形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骑楼等岭南建筑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当地气候环境的特殊性。广州属亚热带气候,多雨湿热。广州骑楼主要由楼顶、楼体和楼底等三段构成,楼上住人,防潮防水;一楼走廊又为行人防雨遮阳,“翻风落雨”不用愁。环境好,有人流,自然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因此,这种商住两用的骑楼与广州人的生活哲学和商业基因一拍即合,一合即旺。事实上,广州的许多老字号,早年都是从骑楼街崛起的,然后名扬海内外。
1884年至1889年,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他接受了建业堂等商户的建议,结合广州城市特点,以“弭水患、兴商务”为由,连续上奏光绪皇帝,奏请在今天字码头一带兴筑120丈的堤岸,在堤岸形成的马路内建廊铺、发展商业。张之洞在奏折中说:“修成之堤一律建筑马路以便行车,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马路以内通修铺廊,以便商民交易,铺廊以内广修行栈,鳞列栉比。”
这种“马路-铺廊-行栈”的街道模式,被认为是广州骑楼的雏形。不过,1889年,张之洞便调任湖广总督,离开了广州,他筑堤建铺廊的设想也一再拖延。然而,广州人一旦认定的事情,即使有困难也要干。1914年,广州长堤竣工,这条位于珠江北岸,东起今东川路附近,西至黄沙的江堤全部由花岗岩筑成。堤上宽阔的马路从广州城外横穿而过,一端通往广九铁路,一端连接粤汉铁路黄沙站。这为后来大规模修建骑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民国初年的广州,大家都希望能建设一个新城市,特别是有海外留学或生活背景的青年人。而当时广州城的面貌已经没有了十三行时期外销画中的美丽。城区内街道狭小弯曲,除惠爱大街(今中山路)等少数主街有五六米宽外,其他小街小巷非常拥挤。从交通、商业、卫生等方面考虑,当时的官、商都提倡首要改造旧城,倡筑马路、建骑楼、兴商业。
真正意义上的广州骑楼,最初以“有脚骑楼”的称谓出现于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取缔建筑章程和实施细则》中,当时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新建铺屋,都要留出八尺宽的位置,建造“有脚骑楼”,以作步道之用,不得私自占用。西堤二马路等沿街部分骑楼就是依照此规修建的。
从1918年起,当时的广州官方制定大量快速推广骑楼的措施,如在计划建设骑楼的马路两旁,重新建铺时必须兴建骑楼。一场轰轰烈烈的筑路建楼行动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建起了今中山四路、北京路、文德路等城市干道以及沿街骑楼。太平南路、盘福路、大德路、西濠二马路、小北路等马路以及沿街骑楼也相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军阀混战结束,广州财力也大为好转,不再鼓励建骑楼。在1933年《广州不准建筑骑楼之马路表》中明确规定白云路、广卫路、多宝路、应元路等都不准再建骑楼。给出的理由有“人行路太窄”“马路不宽”等。随后虽有零星骑楼建设,再没有大规模连片骑楼街出现。1937年夏天,爱群大酒店在长堤建成开业。不久,广州就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一段和平建设的年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