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韩信平定齐国,自立为齐王。而这也恰是他悄然出兵、夜袭齐国的最终目的。
至此,田横这个“齐王”已衰到了家,兵国皆无,只余一个可怜兮兮的名份。
此时的田横可谓落魄至极。自忖必遭诛杀,于是率部下500余人不辞而别,逃进了海州东海县(今山东即墨境内)离岸80余里的一个海岛上,隐匿起来。
田横兄弟轮番称王,经营齐国多年,百姓皆心向归之。如今隐迹海岛,说不准哪天羽翼丰满,再度冒头就是个大祸患。倒不如招安利用,以安定民众。
“田横,回来吧,跟朕好好混。朕保你吃香的喝辣的,世世代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想当初,将刘邦的“天下第一舌”郦食其炖了汤;而今,老郦亲弟郦商因杀伐征战屡立大功,获授梁国相印,食邑四千八百户,最近又升任右丞相,恩宠无比,你说,田横敢回吗?
“陛下的心意,小民领了。小民要接受诏令,自然要和郦商同朝为官,可我把他哥哥给煮了。所以不敢奉诏,恳请陛下允许我做个小老百姓,一辈子住在这个小岛上吧。”
田横因谢曰: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使者回报,刘邦开了个小会,警告郦商道:“朕想把田横召回做官。谁要敢动他一根汗毛,朕诛他九族!”
很快,招安使再度赴岛,传达完刘邦的会议精神接着说:“陛下说了,如果你回去,大可封王,小可封侯。”
今时的刘邦拥兵百万,整个天下都是他老刘家的,想剿灭一个小岛真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
当走到距离洛阳还有30里地的驿馆时,田横借口见天子要沐浴更衣,支走汉使,对随从道出了心里话:
“原本我与汉王同为国君,平起平坐。但如今,一个无赖做了皇帝,我却四处逃亡,还要称臣,真是奇耻大辱。况且,我把郦商的哥哥郦食其烹了。就算人家惧于天子诏书,不敢把我咋样,我能无愧于心吗?”
稍顿,田横继续说道:“陛下召我入朝,无非是想结识我,见见我的容貌罢了。我这就把头斩下来,送去洛阳还不会腐烂,能让他看个清楚,也不会连累你俩。”
三十里急行,刘邦见头,禁不住怆然涕下,再三称贤,并封田横的两名随从为千人都尉,准允以王者礼厚葬主人。
焉料,安葬完毕,两个门客竟皆在田横墓旁,掘地为穴,刎颈而亡。
而更令人震惊和动容的是,刘邦又派人前去海岛,召余下的500余随从入朝。可他们听言田横已死,亦尽数蹈海自杀,随主殉义。
此即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悲壮的武士集体自杀事件,曰:田横五百士。
“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田横为保全部下而降,是出于仁义之心;其割首自杀,是为了维护士之尊严,堪堪配得上“至贤”两字。
可是,除了死,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转圜之策?包括田横在内,500余人自绝海岛,到底值不值得?
有人说,这就是潜存于“士人”骨子里的不屈气节。为高义宁可舍生,绝不苟活,亦无可商榷;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又如何看待这一史实呢?
唏嘘之余,以清人陈廷敬的诗做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