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清告诉记者,他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困牛山了。第一次参观,他一路紧跟导游的步伐,走在队伍最前面,生怕漏掉每个细节。再后来,他开始“抢”导游的词儿了。一来二去,陈章清将这段故事烂熟于心。
“9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朱江说:“要想做成事情,就得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牺牲。这是当年红军教给困牛山人的道理。他们在长征途中为了保护困牛山村民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相比100多名红军砸枪跳崖的壮举,自己的苦累微不足道。”
“爷爷和父亲从小给我讲红军在困牛山宁死不屈的战斗故事,打我能记事的时候起,就在我的心中种下了参军报国的梦想。”2020年,孙子费杭大学毕业后,决心追随爷爷和父亲的足迹,到部队建功立业。
到艰苦地区去,到一线部队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英雄的土地出发,那一颗颗年轻的心炽烈如火!
多年来,海军研究院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勇敢追梦、实现理想的接力却从未中断。在各级支持帮助下,这所希望小学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据统计,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已有百余人先后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空军航空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和贵州大学等军地高校。
前不久,大学生退役士兵陈继淮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选调生。这样的选择在常人看来或许有些不理解,因为陈继淮放弃的是在繁华都市高薪企业工作的机会。对此,他很坦然:“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我要回到家乡,从基层干起,用所学知识反哺家乡、服务人民。”
从小在西部山区长大的陈继淮,目睹了脱贫攻坚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一直想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9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时,报名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学校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兰坪县民族中学支教,负责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回忆起陈继淮对自己的帮助,现已是湖北民族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大一学生的李紫云感慨万千:“读书是改变我们山里娃命运最重要的途径,如果不是陈老师当年的关心和鼓励,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最好的传承是践行。从困牛山上100多名红军砸枪跳崖的壮举,到800余名石阡贫困子弟走上革命征途,再到如今祖孙三代接力从军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既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肩负的责任。
如何挖掘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答案在一次次眺望困牛山中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在铭记中传承红色基因、在践行中担当强军重任,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使每个人在灵魂上补“钙”、本事上“升级”、血性上“淬火”,切实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