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PR的原案和扳机社的最终方案已经有很大不同
当然,画风、人设、背景都是表面的皮相,《边缘行者》的好评更多因为它完美展现了《赛博朋克2077》精神内核:夜之城没有活着的传奇。(以下内容涉及一定的剧透)
主角大卫·马丁内斯,一个在来生酒吧被供奉的传奇,最初不过一个生活在夜之城底层的穷小子。动画的前半段会给人一种龙傲天逆风翻盘的错觉,短短几集的剧情,扳机社营造了一个看似美好的爽文开局:穷小子凭借自己的天赋爆锤仇家大杀四方,不光有“坏女人”强势发糖,还有一群强力队友一起横行夜之城。
在扳机社极富张力的画风下,几个主要角色很快被塑造的特点鲜明,暴走枪炮萝莉、碎嘴朋克大叔、到外凶内柔壮汉领队、白发柔情女主,无一不让让人过目难忘。
按照日本动画的惯用套路,下面该是主角团组团打怪升级阶段,但《边缘行者》迎来的却是一个急转直下的典型赛博朋克悲剧。无论是义体带来的无法消除的副作用,还是以荒坂为代表的夜之城上层势力,诸多早已铺垫完成的悲剧伏笔就像压在孙悟空头上的五指山一样让人绝望却无法撼动。主角每一次的反抗看似热血爽快,其实都不过是在加速迈向悲剧的漩涡。
看着自认为“很特别”的大卫一步步滑向赛博精神病的深渊,看着曾经“神通广大”的队友在大公司的围剿下接连落难,一切的美好都在巨大而无法抵抗的阴影之下被碾压的支离破碎。
在成人级限制的尺度下,完全放开手脚的扳机社在贡献了大量暴力、血浆元素,前半段成为了提高观众肾上腺素的暴燃元素,而后半段则成为整部动画悲壮基调最好的调色剂。
而许多观众意难平的,是剧中对角色死亡与背叛的“草率”处理。刚刚还活蹦乱跳、出口成脏的队友下一秒就死成18禁的形状;前一集的团队中坚下一集就教你“在夜之城不要相信任何人”,不得不感叹编剧给观众发刀子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点。扳机社巧妙地利用了这些“草率”与留白,让赛博朋克背景下的悲剧阴影牢牢地渗透到了观众的情绪当中。这种普通人永远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绝望与无力感,把游戏和动画所要表现的精神内核体现的淋漓尽致。
《边缘行者》虽然是一部在《赛博朋克2077》框架内的动画,但它也做到了一些游戏没能照顾到的细节,比如其中对赛博精神病的描写。游戏中玩家虽然会遭遇到许多赛博精神病病例,但出于某些原因忽略了“过渡植入义体会导致赛博精神病”的设定,玩家其实缺乏对这种疾病第一人称的感受。
而《边缘行者》本身其实就是围绕着赛博精神病所展开,扳机社通过描写曼恩和大卫两位角色被强大义体拖垮、被赛博精神病逐渐折磨的过程,大段的使用了非常有日式动画特点的心理描写来表现赛博精神病的典型症状,非常到位的给游戏补充了这个特色设定。作为玩过游戏的玩家,可以说是第一次对赛博精神病有了如此具象的了解。
游戏早期是有人性数值设定的,但是后来并没有出现在游戏中
当然《边缘行者》并不是一部完美的动画作品,在一些剧情和人物动机细节上的描写并不是太能够完全说服观众,动画本身也没有跳脱扳机社一直以来的一些固定套路,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次扳机社和CDPR的合作达到了1+1>2效果,双方都完美的发挥了自己的特点,不光为《赛博朋克2077》完善了框架,更是在佳作辈出的赛博朋克影视题材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号。
在过去的几天里,《边缘行者》的发酵、1.6版本的更新、游戏打折让已经推出两年的《赛博朋克2077》Steam在线人数翻了个倍,并且还在飙升中,把一些热门游戏都比了下去。然而越是有观众对《边缘行者》赞不绝口,越是有更多的玩家再次进入夜之城,《赛博朋克2077》给人的遗憾似乎就愈发强烈。
人们抱怨CDPR这次的动画联动并不走心,除了一把武器、一套服装、一段超梦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原本不开放的荒坂学院并没有因为大卫的传奇故事而开放;动画一气呵成、干劲利落的剧情又让人想起游戏被缩水的剧情;随处可用的超梦、浮空车又让人想到游戏被大量删减的内容和设定。
两年时间扳机社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交出了一致好评的《边缘行者》。但是《赛博朋克2077》和当初发售时相比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区别,依然让人充满遗憾。
如今再去追究CDPR在《赛博朋克2077》身上犯得过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边缘行者》的成功证明了《赛博朋克2077》这个IP还有很大的价值以及发挥空间,证明了玩家对于带有赛博朋克元素的作品依然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