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信息,说是审查要求弱化省委常委级别的涉黑故事线,所以都被删减了,是不是真的还有待考察
原剧情与最终播出版本不符,这不是编剧也不是导演的问题,电视剧审查的问题。几个我所知道的原剧情:1,高赫并不是
的儿子,而是王政的儿子,这也是为什么贺云可以平步青云的原因,她背后有省委常委撑腰,这更是高赫喊高明远叫叔叔的缘故,只有国家干部养私生子是要掩盖的,他高明远养-堆养子养女完全可以让高赫喊自己爹,可是他不敢;2,
是反派,而且是王政的人,但他和王政得戏都被剪掉了,所以没头没尾只 好搁置; 3,麦佳本有更多戏份,她牵扯出的是王政喜欢“美女”嗜好、高明远还养了更多女性投其所好的事情,也被剪掉了。原因在于审查要求弱化省委常委级别的涉黑故事线。最后改了这么个结果。
在剧的播出前期,很多人就猜测高赫可能是某个大人物的私生子,然而在《扫黑风暴》的剧中高赫是高明远儿子这一段过于牵强。
前期剧情中高赫(孙兴)一直叫高明远“高叔”,其实按照高明远的性格,孙兴如果真的是高明远儿子,完全没必要让自己的儿子叫叔。
高明远只敢让高赫叫他叔,主要原因就是高赫可能真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贺芸和王政的私生子,而且这样也更容易解释通。
在播出版《扫黑风暴》中当时还是警校学生贺芸是被高明远灌醉侵犯才有了孩子,这一段就已经够牵强了,但如果贺芸是和上级王政有了私生子,那就可以解释得通为何贺芸可以升得那么快。
再结合播出版中贺芸有不少戏份台词与口型完全对不上,那是不是可以推测其实在王政戏份青春删减后,强行将贺芸与高明远连接到一起。
一点送审版和播出版的台词也不一样,送审版没有后期配音要表达的意思反正是不一样,看过送审版的应该都懂 因为我也看了送审版
在整个故事脉络中,如果王政才是背后最大主谋,那就容易解释得通高赫当初为何能轻易从监狱中出来,以高明远当时的影响力很难做到这样,背后有王政这样的大佬指示,各环节才能打通的那么顺畅,而不是现在单纯解释成行贿打通关系
2.裴伟不是高明远的人,而是王政的人
裴伟是反派这一点毋庸置疑,他本是率先发现薛梅被害线索那个人,但是却处处隐瞒打掩护,尤其是在陈建波被捕审讯的时候,裴伟故意泼水在陈建波身上提醒他言多必失。
只是裴伟在后续剧情中竟然直接消失了,而从网友爆料的原始剧情中裴伟其实是幕后大boss王政的人。
送审版里裴伟被一起审判了,播出版把他的镜头剪掉了
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连高明远都不知道裴伟这个人的存在,甚至是连贺芸都不知道,因为裴伟极有可能就是王政留在里面的后手。
在泄露的送审版中裴伟站在郑毅红旁边受审,那证明在这个事件中他的作用其实很大,但随着王政戏份因为过于青春被删除后,裴伟自然也就没了戏份。
3.麦佳本是为王政这条线准备,在剪辑后戏份直接毫无作用
可能观众也发现了,麦佳这个角色在剧中戏份不少,可是看下来才发现她的作用好像并不明显,完全是一个“傻白甜”多余角色。
事实真的如此吗?从播出版可以知道高明远培养麦佳名义上是当自己的“小女朋友”,可实际上最后把她送给了某位大佬,而从背影就可以猜测这个人就是王政。
有意思的是高明远培养麦佳学习跳舞,学习穿旗袍,这些恰恰是王政的癖好。高明远曾经给贺芸一套旗袍,那是不是说明贺芸当初极有可能和现在的麦佳一样被献祭给王政。
原本麦佳最有可能的剧情就是怀孕,然后牵扯出王政这个大boss,只是因为王政这个人物的青春性戏份删除没有了下文,那麦佳这个角色自然就是有头没尾。
除了上面三个人的原始剧情外,《扫黑风暴》中还有很多比较潦草的结尾,比如大江的下线。
李成阳明明知道高明远只手遮天,却只派了两个人看守陈建波,最后大江下线。
这种为了戏剧冲突性不考虑逻辑的桥段,实在是不严谨。
再就是黄希和林浩的戏份,两个人的作用很小,而到了最后索性就是黄希怀孕的镜头,虽然知道不打不相识的两人肯定有感情戏,但这样的桥段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总的来看,《扫黑风暴》为了过审播出恐怕是删减并规避了不少剧情,可这种这样“虎头蛇尾”的操作也导致整部剧口碑下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