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张发奎升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原是该军第十二师师长。为了给粤军报仇,莫雄投奔张发奎,任少将团长,并配合张发奎的“反蒋”运动。
一九三二年,淞沪抗战爆发,税警总团长莫雄指挥税警部,与十九路军联合抗日,即上海“一·二八”抗战。五月五日,《淞沪协定》签署之后,上海停战,蒋介石又把莫雄停职了。
直到一九三四年一月,在昔日好友薛岳和杨永泰的推荐下,莫雄才被蒋介石重新重用,任命为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参与围剿红军。杨永泰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当时是江西南昌“剿共”行营秘书长,他非常认可莫雄的军事才能。
然而,蒋介石和杨永泰并不清楚,此时的莫雄,早已经成了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表示:“我准备与蒋介石斗法,用他的拳头去打他自己的嘴巴。蒋介石要我剿共,我却要剿蒋!”
在此之前的几年,莫雄与共产党人亲密接触,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蒋介石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当时的中共革命处于低谷中,只有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地下党还在顽强地斗争着。
其实,早在当年莫雄东征的队伍中,就有不少“光明磊落,不怕牺牲”的共产党员,这些共产党员给莫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共党员刘哑佛,就曾经是莫雄当年当师长时候的政治部主任,两人再次相遇之后,刘哑佛把共产党员项与年、卢志英、严希纯等人介绍给了莫雄,除此之外,莫雄还跟周恩来、李克农及中共中央特科建立了联系。
莫雄回忆称:“他们常以革命道理来开导我,向我介绍俄国十月革命,介绍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打败了十四国联军的侵略的情况,并向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莫雄向严希纯提出了入党申请,李克农等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回复莫雄道:“你是革命的老前辈,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组织上认为你留在党外更加方便工作。”
从此之后,莫雄成为了一名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莫雄于一九三四年再次加入国民党的时候,就是为了给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莫雄与共产党人的这次偶然相遇,不但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在后来的那次报信中,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
在杨永泰的力推之下,蒋介石对莫雄深信不疑,甚至为他开放的“可以自组班子”的绿灯,莫雄将计就计,几十名共产党员被安排进了国民党的江西德安“剿共”司令部,并且在副司令到情报参谋等要害职位担任重要职位。
莫雄与红军煞有介事地打了好几仗,为了配合“演出”,红军假装被莫雄打得“仓皇败退”。莫雄就此使用瞒天过海之计,打了好几个“漂亮的大胜仗”,暗地里却巧妙地将大批国民党的武器、弹药和物资,都送给了红军。
而莫雄对中国红军最大的贡献,自然就是向共产党透露国民党庐山会议的绝密内容了。若不是莫雄提前将情报透露给了当时的红军,中国共产党根本就没有可能逃过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而莫雄冒着生命危险,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与虎谋皮,可见其能力。
除此之外,在红军的长征路上,莫雄继续与蒋介石周旋,他把时任六十三师师长的陈光中哄得团团转,又趁此时机,率领保安部队将红军革命政权转入地下,帮助红军实现有序转移,7000多名红军伤员被成功转移,后来,莫雄又以围堵红军为由,将毕节城空出来,留给红军部队休整。
蒋介石得知红军顺利过毕节城一事,以“守城不力,有通共嫌疑”的罪名逮捕了莫雄,后来,杨永泰让张发奎和陈诚以向蒋介石要求释放莫雄,蒋介石又一次上当,莫雄死里逃生。
随后,莫雄又多次帮助了共产党和八路军。一九三八年,莫雄之子莫振球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前夕,蒋介石又一次发现莫雄是共产党人,再次想要莫雄的性命,但是,莫雄消息灵通,又一次逃脱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杀。
然而,莫雄老家的农民却不知道他的这些经历,把他当成了国民党反动派,还差点害了他的性命。
一九五六年,《南方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莫雄的文章。一九八零年,九十八岁的莫雄因病逝世,叶剑英之子叶选平同志亲笔题写四个大字“莫雄墓道”四个大字。
然而,革命老前辈莫雄逝世之后,还有一些影视和书籍将莫雄描绘成反动派,直到《蒋介石“铁桶围剿”计划外泄始末》被莫雄之子莫栋梁和项与年之孙项小米联名发表,莫雄的真实历史才一锤定音。可见,真相是很难被大众所知的,革命老前辈的一生,真的太不容易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