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不是一年的投入,而是覆盖整个“十四五”时期,但已是河南所能拿出的极限了。
与之对比,最高的清华大学教育经费超过300亿元,20所部属高校超过100亿元,即使地处西部腹地的兰州大学也拿到了50多亿元。
至于沿海地区的地方高校,即使没有中央财政补贴,靠着自己也能拿出充裕的经费。如深圳大学2022年教育预算高达56亿元,广州大学也达到了49亿元。
如果没有来自外力的支持,这一差距,不是短期就能赶上的。
河南人对高等教育的集体关注,不仅源于对高考“地狱模式”的感同身受,更深刻感受到了高校分布失衡带来的深远影响。
邻省河北仅有1所211大学,却坐落于天津。论尴尬程度,比河南有过之而无不及。
附近的山西虽然也拿下2所双一流大学,但却没有一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
被“985高校群”包围的江西,只有1所双一流大学,而周边省份无一不是高教重镇。
当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大省“拼命建大学”,这些本就弱势的中西部高校洼地,有了更强的紧迫感。
有了教育部门的支持是第一步,如何终结高考“地狱模式”、打造更多一流高校、留住更多人才,才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