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建成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首创法律服务交易会,成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和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全市现有律师事务所886家,执业律师21431人,其中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4家,首批4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选择在广州执业。持续深化公安工作“放管服”改革,实现“一门率、一窗率、最多跑一次率、可网办率、标准化率、过程数据覆盖率、简易事项就近办率和当场办结率”八个100%,公安414项政务服务事项中365项实现零跑动。广州3次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并获评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州编制出台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建成党建引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开展综治中心提档升级行动,对全市11个区和176个街镇综治中心进行功能整合,创新“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最小应急单元+信息化”工作体系,开发广州市街(镇)综治中心管理系统,根据综治中心功能定位和业务特点,建立统一门户、统一入口和事件闭环体系,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事项“线上进一网、线下进一站、掌上进一端”。
同时,推动纠纷化解和司法服务资源下沉,建立“三人调解小组”“综治+法院”“庭所共建”等多元解纷机制,打造“3+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品牌。2013年以来,广州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8%。值得注意的是,以“广州街坊”凝聚的全市群防共治力量,建成群防共治队伍496支,实名注册60余万人,组建覆盖全市基层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最小应急单元2.3万个,聚合各类群防力量26万人,协助公安机关先期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创新发布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从社会安全、法治保障、德治建设、公众参与、智慧支撑等5个维度形成指标体系,汇集22个市直部门180项1980条数据,实时监测评估全市各区社会治理状况,定期向公众公布,形成市域社会治理“广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