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媒体在国防动员中的地位作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机遇和挑战并存。要紧贴未来战场,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规律,探寻国防动员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推动国防动员健康发展。
现代战争史充分证明,媒体与战争密不可分,其服务战争的国防动员一直成为世界军事强国政要和军事家们的重要选项。国防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国防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机遇和挑战并存。要紧贴未来战场,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规律,探寻国防动员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推动国防动员健康发展。
一、媒体在国防动员中的地位作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媒体是实施国防动员的重要平台。我国国防动员法明确规定,国家可以依法在实施国防动员的区域,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行业实行管制,并要求媒体按照国防动员的要求做好宣传教育和相关工作,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宣传教育,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鼓励公民踊跃参战支前。这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源源不断的人力动员,其中就离不开舆论宣传。最典型的是以“保饭碗、保卫翻身果实”为主要内容在群众中展开广泛宣传。正如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媒体在国防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国防动员法规会发现,媒体在国防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湾战争前夕,美国政府广泛动员媒体,使得70%的媒体由半年前聚焦毒品问题突然投向海湾危机,国内对战争支持率达到67%,比最初上升数倍,为全国动员20多万后备役人员参战、上千家企业紧急生产军用品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的历次战争,美国媒体更是千方百计打着“人权”旗号进行战争动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近乎现场直播的方式,削弱伊拉克军民的抵抗意志。战区一度只有美军“一家之言”。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媒体在国防动员中成为改变人们认知的特殊作战武器。发生在全球近30年来的历次战争证明,媒体已成为一种改变人们认知的特殊作战武器,以全新作战样式向对方实施攻心夺气乱谋的作战;媒体在更广阔的领域、范围,更高的层次影响战争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正是如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把依托媒体实施国防动员纳入其国防战略建设中。美军2011年成立的国防媒体局人员编制2400名,近年又持续加大军事媒体建设力度。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纷纷仿效;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军队不断加快全媒体建设步伐。
一是动员时效更趋实时化。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时间推出抗疫视频公益广告,并在11家网络平台同时推出,观看人数迅速突破5000万人次。专家称,其实时化传播为国防动员提供了借鉴。
二是动员手段更加多样化。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可以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全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形成以文字、声音、网络、通信等手段来传输信息的全新传播形态。
三是动员目标更趋精准化。全媒体时代,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成为可能。这就使得国防动员目标更趋精准化。比如,当下广受欢迎的今日头条,你喜欢什么它就给你推送什么。这被称为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也是国防动员的一场革命。
一是负面舆情干扰严重。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者经常炮制传播涉军谣言混淆视听。网上不时出现的“中国军队腐败论”“中国军队威胁论”,以及暴打士兵的虚假言论有些就是内外勾连的典型例证。这其中虽然不排除有网民的善意批评,但有时过于激进、以偏概全,直接损害了军队形象。
二是动员难度明显提升。全媒体时代,曾经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具有媒体属性的多元草根个体,UGC(用户原创内容)、自媒体力量兴起,“人人都有麦克风”,战时国防动员状态下实施新闻媒体管控的难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