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目标有可能会被带偏。全媒体时代,信息呈现的多样性,使得国防动员信息在信息海洋中易被淡化,甚至扭曲。此外,动员信息要在观点的“超市”引起关注,需要下大功夫。
国防动员说到底是为打仗服务的,创新国防动员路径必须紧贴未来战场。
要通过相关法规明确,把全媒体时代的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国防动员整体规划中,建立完善军地国防动员主管部门定期协调机制,实现军地的相互融合、优化高效;逐步打破管理体制与军地传媒界限,破解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资源平战分割、军民分割、流动不畅等难题,为国防动员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积极推进军民两大系统的传播科技创新融合,提高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传播资源配置效率;统筹制定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民用优质教育资源,共育全媒体时代国防动员创新人才。
要统合线上线下,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把媒介变成产品,将受众当成用户”,将代表军事文化的语象、图像、声像、影像和景观符号作为国防动员的产品,达到精确营销、定点传播,增强感染力、扩大影响力。例如,利用中国军网、中国国防动员网等权威平台,开设国防动员知识讲座、军情动态、武器博览等专题,引导受众互动,探讨受众可参与的军事体能训练、战术动作教学等内容,强化全民国防意识;运用好“两微一端一抖”和网络直播、视频公益广告,提高国防动员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运用VR/AR技术、LED技术、移动屏等设施和H5、全景式视频等手段发布国防动员内容,不断提升国防动员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转变传播理念。要变“我说你听”的居高临下为“为您服务”的俯身贴近,平视叙述,娓娓道来;要借鉴民众新的表达方式,通过网络动漫等,把国防动员话题讲得让受众听得懂、爱听;要活用图表、分类、概括、标注、提示等多元呈现方式,使强国强军等重要话题变得生动起来;要用新口吻阐释国防法规、用网络语言讲好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故事,使社会各阶层人员熟悉国防法规,明确应履行的职责。
要先声夺人。我国国防动员的职能使命,决定了其战时和平时先声夺人的基本着力点。战时主要是:实施战略威慑,瓦解敌方斗志;动员官兵英勇杀敌,赢得战争胜利;引导民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争取中立国支持,瓦解敌对国的军事同盟。平时主要是: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良好形象;赢得广大受众对我军的理解乃至认同,营造有利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舆论环境;满足受众求知和了解中国军队、中国军人的欲望;澄清真相,让谣言不攻自破。近年来,军队媒体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针对近年网上出现的对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攻击抹黑等,以解放军报“两微一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主动亮剑,赢得了舆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