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华艺国际(广州)2022年秋季拍卖会将带来一幅《一千零一夜——逃出杯子的巨人(渔翁和魔鬼)》,本件拍品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一幅鲜为人知的水彩杰作,创作于其艺术生涯最后阶段。达利以轻灵飘逸的媒介、前卫洒脱的手法描绘了《一千零一夜》中一幕神话故事,更可从作品的传奇来历中追溯达利与意大利收藏家阿尔巴托雷家族的深厚情缘。
作品场景平行于地平线,被地面、大海和远方的岛屿和天空切割成数个部分,渔夫、船只、杯子以及蓝色小人组成了画面的前景,而凌驾上空的握拳男子无疑是作品主角,他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画面呈现的正是《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渔翁和魔鬼》。故事中年老的渔翁在海边打捞到一个密封的黄铜胆瓶,好奇之下打开了瓶子,瓶中却冒出一股青烟,升到空中变成了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就是所谓的“镇尼”(伊斯兰教对于超自然存在的统称),镇尼有善有恶,由阿拉用无烟之火造成,形体可以任意改变,有很多巫师会把镇尼封印在物品里,好让他们服从命令。故事中的渔翁遇见魔鬼后万分惊恐,和他展开了长谈,并将踏上一段奇幻旅程。
在达利之前,就有不少有名的插画师描绘过同一幕戏剧性场景,包括法国的埃德蒙·杜拉克、美国的威廉·布伦戴奇和弗朗西斯·布伦戴奇、英国的查尔斯·佛卡德,他们塑造了形态立体而细节丰富的图像。相比之下,达利则是以不拘一格的笔墨交出了答卷,将经典故事场景化作一场富有个人色彩的表演。
达利这幅《逃出杯子的巨人(渔翁和魔鬼)》既没有使用细线勾勒形体,也没有细致涂画阴影,而是让湿润的色彩随意撒泼,颜料施展得透明轻盈,但不乏重叠和碰撞,营造出魔鬼烟雾状的身影,袅袅地弥漫于天际。这种艺术手法也是达利《一千零一夜》系列作品的共同特点,突破了传统经典叙事手法的限制。画面第一眼望去,色彩斑斓而飘逸,未必能让观者当刻就将作者的谜底脱口而出,但略为再细品片刻,便会发现处处都是这位大艺术家才华横溢的典型踪迹。
达利笔下的这一幕,其中的点睛之处就是右下角中的那个蓝色剪影,他的微型身躯和背后的巨人相映成趣,亮蓝色和画面主要的暖橘色产生对比。由此,画面在结构上通过三个人像形成了三角平衡,而在色彩则暖中带冷、轻重有致。细看之下,蓝色小人身姿矫健,屈膝席地而坐,手持细长的权杖,优雅地展开翅膀——他的身份是一个天使——这类侧身张开双翼并手持长形物的人物形象,在达利不少画作中都有出现过。奇妙的是,原本《渔翁和魔鬼》的故事中似乎没有天使这个角色,这很可能是达利在作画时的神来之笔,留下属于他挥之不去的个人艺术印记。
除了出色的艺术手法,这张画还具有殊不简单的来历。达利在1956年时认识了意大利夫妇朱塞佩和玛拉·阿尔巴雷托(Doctors Giuseppe and Mara Albaretto),彼此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关系。达利特别喜爱他们的女儿克里斯蒂安,还成为了她的教父。夫妇俩则对达利的作品非常着迷,后来便成为了他的艺术赞助人,开始委托达利创作蚀刻画、石版画等,通过出版社合作发行。阿尔巴雷托夫妇在1965年和达利签订《一千零一夜》的创作协议,但或许是受到当时意大利保守氛围的阻碍,这个系列最终并没有出版。除此以外,达利也曾为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创作插画,包括《希腊神话》《圣经》《神曲》以及《堂吉诃德》等。
阿尔巴雷托夫妇最终成为达利最重要的藏家和赞助人之一,他们收藏了数百件达利作品,份量仅次于美国圣彼得堡达利博物馆的创办者,雷诺兹和埃莉诺·莫尔斯夫妇。这两对夫妇可以说是达利生前最密切的朋友。但到了1980年后,他们都受达利的秘书所阻隔,失去了见面和通讯的渠道。除了《一千零一夜》这个水彩系列, 达利一些为阿尔巴雷托夫妇创作的作品成为了他们的家庭秘密,长期没有公开曝光。直到作品诞生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达利当时画下的《一千零一夜》水彩系列共有一百幅,当中有一半归属于阿尔巴雷托家族,这50幅水彩作品在2014年限量精印,正式重新发行,填补了当时的遗憾,也让公众得知它们的庐山真面目。《逃出杯子的巨人(渔翁和魔鬼)》便是当中的精彩杰作,如今能和中国观众见面,实属难能可贵。然而,同批作品中余下的50幅,多年前被出版社出售后,便散落于私人收藏手中,神秘面纱尚待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