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内涵的都市不能缺少设计,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不会缺乏创新。9月15日-18日,设计之花绽放浦江。作为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创意青春·向未来”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青年创意人才论坛于9月18日举行。论坛汇集设计领域的教授、学者,也有筑梦前行的青年创意才俊,两场“平行语宙”主旨演讲探讨如何让设计更卓越,让创意更妙不可言。
论坛由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承办。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张义,团市委副书记邬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为论坛致辞,并共同启动2022年度上海青年创意人才培养计划。
论坛由两场“平行语宙”主旨演讲组成,“平行语宙”是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于2017年正式启动的品牌项目,以沉浸式演讲构建青年共同交流与思考的创意文化平台。围绕“设计,追求卓越”,木马设计创始人、环华理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会长丁伟和同济大学景观系主任、杨浦滨江总设计师章明分享了他们深耕创意设计领域的实践和思考。围绕“创意,妙不可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副主任、教授蒋飞,永璞咖啡创始人侯永璞及开天工作室创始人于广来分享了如何运用设计力量在创意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为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助力上海创意设计青年成长成才,论坛现场,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秘书长沈文忠为6人颁发上海创意工作者导师聘书。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为5位演讲嘉宾颁发上海青年创意人才成长导师聘书。
2022年度上海青年创意人才培养计划也正式启动,聚焦沪上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创意设计师,通过选拔、训练、举荐和跟踪培养,展望“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不断为上海人民城市和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输送优秀创意设计人才。
“今天的设计是什么?”深耕设计领域的木马设计创始人丁伟抛出了问题,在他看来,“今天的设计”必须指向“今天的问题”,“问题是设计前进的原动力,构成了工作指向。”
“今天的设计”需要整合资源,为产业、城市赋能。丁伟介绍,2009年起,团队开始推动“设计立县”计划,帮助城市建立包括基地、产业模式、人才培养在内的设计系统。社会创新能帮助城市激活存量资产、产业价值、知识价值、创业价值,文化价值和公共价值,“1.0版是服务传统产业,如今4.0版为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赋予全新能量。”
新时代,设计服务也从单向垂直的创新转向交叉融合创新。丁伟提出“四链融合,七步创新”。四链指产品链、服务链、交互链、品牌链相互交叉,才能为企业提供立体的解决方案。“同时设计师需有洞察力,有产品定义能力,懂开发,会设计,关注工程,懂供应链和营销。今天的设计师更像导演,要熟知创意发展的脚本与路径。遇见阻碍创新的关键节点,要带领组织在困境中寻找突破。未来由问题决定,感知到问题,就能看到设计。”
同济大学景观系主任章明是杨浦滨江总设计师,论坛现场他的分享从苏州河开始,他是苏州河黄浦区段的总设计师。
在对滨河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性梳理后发现存在“可达性弱,公共性差”的问题,于是改造时形成“一卷三段落、五带十二景”的总体格局。如改造九子公园以“城市公园开放化”为策略,拆除围墙,串联“九子”游戏场地;如原划船俱乐部去除了堆土和植物,复原泳池空间,还增加钢制公共台阶;植物配置以“上海辰光流转”“五色风情长卷”为主题, “樱花谷”成了打卡景点。
章明表示,时间始终在场所中隐匿地流动,可追溯可体验。改造实践中,新介入的元素既要保持对既有环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同时又要以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附着与粘连。立足以“半透明叠合”为策略的新老交织体系,章明说,要在新老叠合中寻找平衡,产生魅力,获得空间场所的激活和新生。
“我在上海大学元宇宙中,让我们坐上热气球,参观宝山校园……”《创意青春,玩上云端》的短片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副主任蒋飞教授带来。今年上半年,蒋飞和一群青年在云端没日没夜建设“上大元宇宙”。蒋飞专注于交互设计、可穿戴传感和沉浸式体验,今年,他和学生成为“元”始人,在虚拟世界里边生活边建设,让元宇宙为目标人群提供共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