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实验中,寄生虫表现出了更多神奇的疗效。患有慢性腹泻的猴子感染猪鞭虫后,腹泻症状得到了缓解;体内有弓形虫的小鼠,较少对桦树花粉过敏;感染血吸虫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下降一半;体内有巴西日圆线虫的小鼠,拥有更好的葡萄糖耐受性,所以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更低……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尝尝寄生虫“果汁”,好好治治久病不愈的顽疾了呢?可惜,由于风险太高,寄生虫疗法至今没能得到官方认可。寄生虫无法独立生存,人们通常从其他宿主粪便中分离提取寄生虫,这个过程很可能会带入其他一些致病生物。寄生虫寄生到人体内部,会产生成百上千种分子,其中一些可能会给某些患者带来负面作用,比如缺铁贫血、增加其他疾病患病风险等。种种风险因素的叠加给寄生虫疗法蒙上了阴影。
好在,科学家想出了一些消除风险的好方法。猪鞭虫是一种主要感染猪类的鞭虫,它在人体仅能存活数月。即使被人类吞下,也只会停留在肠道内,不会进入血液从而引发严重的寄生虫病,比如猪农们长期接触被猪鞭虫感染的病猪,却从未有过相关的疾病报告。而且,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科学家已经确定了猪鞭虫虫卵的有效安全剂量——每次服用2500个虫卵。在该剂量水平下,猪鞭虫既能寄居在人类肠道内,也不会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因此,服用猪鞭虫虫卵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安全疗法。
分析寄生虫产生的化学成分,将其中有药用效果的分子提取出来制成药物——这是目前制造新药的主流办法,也是一个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方法。澳大利亚的寄生虫学家亚历克斯·卢卡斯专注于研究钩虫,他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确定了钩虫产生的100种数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其中一种名为AIP-2的蛋白质在小鼠实验中被证明具有预防哮喘的效果。卢卡斯正在与制药公司合作,研制以AIP-2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哮喘药物。
未来,科学家们还可能在寄生虫身上找到更多的药用成分,让人们可以更安全地服用“寄生虫药丸”,将寄生虫从病原体真正变成一味“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