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女的满月酒聚会上,阿玲小心翼翼地抱了抱孩子,没想到,熟睡的宝宝刚来到阿玲的怀抱便哭闹不止。
这一度让阿玲在亲戚面前有些尴尬,可接下来,某个长辈不咸不淡的一句话更是让她如芒在背:
雨天,坐在车里的阿玲取出小针管熟练地给自己注射催卵针。年近40的她,每天都在积极备孕。在外人看来,结婚八年没有孩子是阿玲的身体有问题。
而在阿玲看来,他人的误会从来都无关紧要,无论迎接新生命的过程有多艰难,她都不能放弃,她想守着老公和孩子走完一生。
如今的女人活得有多累,网络上经常会流传着带娃妈妈的各种抱怨。
更现实的是,在大众眼中,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就是女人失德的表现,也是婚姻破碎的开始。
这些烦恼并非中国女人专属,2019年,新加坡电影《热带雨》的上映,引发了太多人对于中年女人面临生活牵绊的关注。
前面提到的阿玲就是电影的主人公,这位东亚经典中年女人形象,平静却暗潮汹涌的生活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也撕开了中年女人“难以言说”的苦。
这其中,有“性”尴尬,有婚姻悲哀,更是一场有关于女人一生该如何度过的深度拷问。
在《热带雨》中,导演恰如其分地运用了阴雨天的压抑气氛,无时无刻不在让人为贤良淑德的阿玲心碎不已。
可当阴雨褪去,阳光洒在阿玲的脸庞,即将迎来新生命的阿玲,即便失去了婚姻与事业,却终于让自己的人生光芒万丈。
中年女人,面对一地鸡毛的不堪生活,你到底要怎么活?
一个小针管,道破中年女性的“性”尴尬与对幸福的深深渴望
早些年便来到新加坡工作,马来西亚华人的阿玲与丈夫来到了婚姻的第八个年头,度过难熬的“七年之痒”应该算得上是稳定且幸福的婚姻了。
对周遭极尽克制的阿玲,无论在家庭还是事业上都尽心尽力,可因为迟迟未能怀孕还是让她常常感觉心力交瘁。
直到学生伟伦意外闯进了自己的生活,一场不伦的师生恋开始让阿玲发生改变。
最终,阿玲斩断情丝,与丈夫离婚,与伟伦断交,离开新加坡前夕的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
看似越发不幸的阿玲实则真正明白了人生幸福的真谛,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她也在年近40之时开启了自己毫无牵绊的生活。
在影片的开始,短短几个场景描述诠释了阿玲看似平常却沉重的生活。
她教授的中文科目在新加坡教育体系中最不受重视,这也注定了阿玲的职场失意。每天回到家都要照顾中风瘫痪的公公,因为忙碌丈夫的缺位,阿玲一个人操持着家中的上上下下。
最要命的是,阿玲一直过着备孕的生活,坚持打催卵针,定期到医院检查,丈夫起初还很配合阿玲。
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受孕失败,丈夫越发晚归与忙碌,都在暗示着两个人的感情裂隙的悄然而生。
影片中的阿玲一直是以贤良淑德的形象登场,无论何时都极尽克制,属于人们眼中“人畜无害”的类型。
在电影的特写镜头下,处在排卵期的阿玲在丈夫醉酒晚归后,想要与丈夫再次尝试却遭到拒绝。
一向温婉的阿玲居然强行试图解开丈夫衣服的纽扣,直到丈夫将她一把推开,不耐烦地说道:
这是整个影片中阿玲唯一一次做出的出格举动,可这一举动足以说明阿玲生活中的最大无奈——“性尴尬”。
当人生逐渐步入中年阶段,尤其作为事业平平且缺乏关爱的女性来讲,孩子就会成为重要的出口,也是维系夫妻二人日益冰冷感情的纽带。
直到小姑子为孩子举办满月酒,以阿玲丈夫的缺席为标志,短短几个镜头已经将如今中年不育女性的尴尬描绘得淋漓尽致。
先是丈夫的缺席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触景生情。
而在聚会上,阿玲本来开心地想抱抱孩子却在很多人看来笨手笨脚,当孩子不受控制地哭闹也就自然归结到阿玲没有生育。
不难发现,当生育问题浮现时,无论问题是否出于男人,女人都理所应当地难辞其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没有在这一方面多加为女人考虑。
在这一点上,注定了中年女性最主要的性“尴尬”。
当阴雨天坐在车里的阿玲熟练地给自己注射催卵针时,一切就显得如此令人无奈了,孕育生命向来都是夫妻两个人的事。
可现如今,这一切却成为了大多中年女性不幸的根源,随之而来的,是无性婚姻、零沟通、众叛亲离,直到丧偶式婚姻的到来。
可即便这样,阿玲依旧愿意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接受人工受孕,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公,哪怕在公公面前痛哭流涕,还是接受了公公无声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