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仙3》告《笔仙惊魂3》不正当竞争一案7月1日宣判,北京市第三年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笔仙3》片方胜诉,判决《笔仙惊魂3》片方赔钱50万元之余,在媒体上公开道歉。电影营销搭顺风车的案例这不是头一次,《分手达人》贴《分手大师》,当然好莱坞也有,《环大西洋》和《环太平洋》。
那么此结果不仅意味着长达三年的“真假笔仙”之争以“《笔仙》系列”获胜告终,同时作为国内影视行业首例“寄生营销”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例,“《笔仙》系列”获得了法律的支持,对于电影从业人员而言是个好消息,鼓励电影人在面对行业竞争中的不公平,应该积极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笔仙》是韩国恐怖电影大师安兵基进军中国内地的首部作品。安兵基曾执导过《凶咒》、《鬼铃》、《笔仙》(韩国版)等颇受欢迎的恐怖电影。2012年5月,投资1500万的《笔仙》对外首度公布定档暑期7月。随后,名为《笔仙惊魂》的电影杀到,对外声称定档6月,比《笔仙》的档期提前一月公映。因两部电影同以“笔仙”为题材,片名又十分相似,营销策略上《笔仙惊魂》还将《笔仙》进行捆绑。当时媒体将该行为定义为“寄生营销”。最终《笔仙》票房破6200万,成为当年国产惊悚片票房之冠,而投资为200万的《笔仙惊魂》也意外揽获2300万票房。
2013年,《笔仙》系列迎来第二集,加码至2000万的投资拿下8200万票房,再度问鼎年度国产恐怖片票房冠军,而当年,《笔仙惊魂》团队打造的《校花诡异事件》只拿下700万票房。
今年年初,由安兵基执导,江一燕、董子健主演的《笔仙3》宣布定档7月,“笔仙惊魂”在“缺2”的情况下直接跳到3,并宣布影片于4月4日公映。除此之外,《笔仙惊魂3》海报“笔仙”字体与《笔仙2》海报字体极为相似,并人为将“惊魂”2字缩小和隐藏,影片宣传上也有意与《笔仙3》混为一谈,《笔仙惊魂3》最终拿下3200万票房,而《笔仙3》到7月4日才公映。